陶洛诵: “文革受难者”作者王友琴

 拨通友琴的电话,她说:“洛诵,你好久没来电话了!我又没法儿给你打电话,我最近摔了一跤,把左手腕摔坏了点。” 

   跟友琴的通话就是这样,她会连续不断说下去,我基本插不上嘴。

   “咳,我也是太累了,欧洲来了一个五人团队采访我。一辆白色的大汽车开到我家楼下,扛着两架大摄像机,采访了我7个钟头。第二天我出去买东西就摔了。” 

      我在以下近一个小时她的讲话里几次拼命插嘴问她:

       欧洲什么团队?哪个国家的?公司的名字?是拍新闻片还是故事片?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得到确定的回答五个全是外国人,总部在法国,领头的一个是意大利人。

        友琴的回答只有这些。 

       友琴其它的话基本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新意。但这次她比较 详细地谈了一下她的工程科学家大妹妹。

        她重复告诉我,她妹妹十二,她十六,一同去云南插队。

       她爸爸坐了差两个星期九年的牢房被放出来后,她们姐妹三人同时考上大学,分别是北大、清华、上海交大。 

       她大妹妹毕业后分在上海,做出了重大发明,三八妇女节荣获嘉奖。但当时规定只有拥有30年工龄才可以分到房子,不然只能住集体宿舍。

      一个德国代表团访问她,邀请她去德国工作,给她开出给外国人工作最优惠的条件。她妹妹就去了德国。 

       在德国,被一个美籍犹太男孩看上,这男孩是去德国了解犹太人二战中的历史。二人结婚后一起回到美国。她妹妹现在是全世界工程学领军人物。 

        我曾经对友琴表示愿意给她写传记,被她婉拒,她说她自己写。

        现在我也没了那个精力。 

         好在友琴已经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关于她的电影已在拍摄中,希望能早日看到电影的公演。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