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雜感之一

閒來無事。翻閱幾本從上海舊居寄來的藏書,其中有一本叫《抗戰時代生活史》,作者是上海名中醫陳存仁,一九四九年去了香港行醫,早年寫過一部叫《銀元時代》的書,在香港報刊上連載,頗具影響,前些年上海的《新民晚報》又復載了一次,讀者反映很好。 

《抗戰時代生活史》寫上海灘淪陷時的軼事,其中不少故事,我聽老一輩講過,但說到書名中的「時代」二字,老夫又要嘮叨幾句: 

共產黨因宣傳需要,故意把「軍閥時代」、「淪陷區」和「國統區」,捆綁在一起,稱作「萬惡的舊社會」,並誤導人民,這個舊社會的罪魁是「人民公敵蔣介石」。為了醜化蔣介石,用漫畫的下流手段,將他描繪成一個手握屠刀,刀刃滴血,太陽穴兩側貼頭風膏藥的罪惡之徒,中國人民在他的統治下,過著「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生活」。受這個騙局的長期灌輸,使五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分不清這個「萬惡的舊社會」,究竟是軍閥時代,還是汪偽時期,抑或是國民黨統治時期。 

前不久和一個年齡相仿的朋友談起《色戒》電影,他大罵上海極司非爾路的國民黨匪徒殺人如麻。我連忙糾正,76號不是國民黨的,而是漢奸李士群、丁默村和吳四寶等漢奸掌控的特務機構,是重慶國民政府的敵人。經我一番解釋,這個朋友聽完,一拍腦袋說:哎呀,我被矇騙了幾十年,到了六十開外才搞清楚,糊塗糊塗。」接著他就大罵共產黨的欺騙教育。我笑笑說,這下你才罵對了! 

話題還是回到敵偽統治時期的上海,《抗戰時代生活史》中寫道:「這時候,街道仍有無數乞丐,但他們並不向人伸手要錢,只是等待在食品攤旁邊,見人家手中的大餅油條和白饅頭,動手搶,搶到了就朝嘴裡一塞……(P208)」讀到這裡我不由擊案驚叫,好相似啊,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正讀初中,長身體的時期,政府每月只配給二十五斤定糧,二兩油,至於肉味,只能在夢中享受。我家姐弟七人,兩位姐姐已經成年,四個兄弟和一個妹妹,母親給我們每人一個搪瓷碗,每碗放幾湯匙米,蒸成糊狀,然後搭上幾絲青皮包菜,用咸巴拌合着下飯。所謂青皮包菜,就是捲心菜的青色外皮,人們私下調侃,把它叫做「光榮花菜」。後來里委會還追查,說是惡毒攻擊社會主義的大好形勢,有政治企圖……現在想來,在周恩來「全國保上海」的指示下(因為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餓死人對執政者的臉面不好看,所以相對而言,上海受災情況較外地為好),上海的供應還如此之糟,可以想見全國餓死四千萬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概在一九六零年的下半年,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高級食品」,所謂高級,只是價錢「高級」,不收糧票。聽大人說,國際飯店和永安公司樓上的「七重天」以及新雅粵菜館,有高級飯菜供應……我只知道南京路的山陽雜貨店有「高級包子」供應,雞蛋般大,豬油和糖做的餡子,名曰「水晶包」,每隻人民幣五角,不收糧票。我們家裡的孩子多,高級菜館是上不起的,但由母親帶著,去南京路「三陽食品店」吃個「水晶包子」還勉強可以。 

那天去「三陽食品店」,我剛從母親手裡接過水晶包,還未碰到嘴唇,就被飛來的一雙髒手搶去,驚悚之下,看見一個年齡比我略大的男孩,死勁地把搶到手的包子往嘴裡塞,周圍人熟視無睹,沒人勸阻。至今回憶,和陳存仁先生書中講的沒有兩樣,新舊社會,如同一轍。 

更有意思的是的是,書中還講到,當時中日形勢劍拔弩張,在虹口日本租借的中國商人紛紛轉移財產,私下逃離。該書P209寫道:「被四川路橋堍新亞大酒店的主人鍾標(粵人),想到萬一發生戰事,新亞屬於日軍控制範圍,為了照顧一班多年追隨他夥計的生活,所以在一夜之間,定下應變之計,令所有夥計將旅店中西菜部門用的精細餐具,分別打包運出虹口區,在四馬路一間空屋內集中。不久,這位鍾君就開設了京華酒樓,裝修之富麗,向未所見……」 

春江水暖鴨先知,聯想起近年國內的貪官富商,將財產連同妻兒小三轉往海外,頗有相似之處。 

今天發生的事,其實歷史上已經發生過N次,只不過不通史書者,不知其所以然。歷代高士通達史書,故有范蠡、嚴子陵、陶淵明躲避亂世,隱居不出,亦有毛澤東熟讀《史記》、《資治通鑑》而得天下,更有康生、陳伯達、胡喬木、郭沫若一夥深諳《商君書》的妙用,助紂為虐。 

身為七尺男兒,史書不能不讀,再補一句:疫情期間,閉門不出,正是讀史書的好時機。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修改於食薇齋北窗下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