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賠錢 比亞迪賣100輛的利潤等同1輛法拉利

中國各大車企近期陸續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許多車企仍處於「賠錢賣車」的狀態,即使有盈利,利潤也十分微薄,譬如比亞迪要賣100輛才能抵得上賣1輛法拉利的利潤。

中國各車企近期陸續公布2024年上半年財報,海外媒體大紀元將各車企的利潤率排名,發現「大多數中國車企都在賠錢賣車」,僅少部分大型車企有盈利。

只要賣車就賠錢

依據報導整理,蔚來汽車是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王」,淨利潤為負103.84億元(人民幣,下同),僅售8.74萬輛,平均單車虧損11.88萬元。

單車虧損第二高的是北汽藍谷,其代表品牌「極狐」上半年僅售2.8萬輛,單車虧損9.18萬元。

小鵬汽車上半年淨利潤為負26.53億元,除以5.2萬輛的半年銷量,單車虧損約5.1萬元。

吉利汽車的極氪品牌上半年雖售出8.79萬輛,但單車利潤為4.36萬元。零跑汽車上半年售出8.67萬輛,單車虧損2.55萬元。

有盈利也是微利而已

不過,也有部分車企上半年有盈利,但利潤很低,其中又以東風汽車集團的利潤最低。東風汽車集團上半年銷售96.61萬輛,淨利潤6.84億元,平均單車利潤僅為700元。

其次是江汽集團,單車利潤1,500元。長安汽車銷量達到133.41萬輛,但單車利潤只有2,100元。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的單車利潤分別為1,800元、3,100元和4,200元。此外,江鈴汽車單車利潤為5,600元。

華為旗下的賽力斯集團透過高單價電動車「問界」系列,上半年獲得16.25億元淨利潤,總計銷售23.58萬輛汽車,但單車利潤只有6,900元。

中國國產自主品牌銷量冠軍應屬比亞迪,上半年銷售161.3萬輛,淨利潤達到136.31億元,但單車利潤也只有8,500元。

合資車利潤巨大

相較於前述的中國車企,與外國合資的大品牌汽車,雖然銷量相對有限,但卻能獲得極高的利潤,比如賣一輛法拉利等於賣100輛比亞迪。

法拉利的單車利潤高達85.14萬元;其次是蘭博基尼,單車利潤為64萬元;第三名則是保時捷,單車利潤為15.38萬元。第4至第10名依序為奔馳、BMW、特斯拉、奧迪、美國通用汽車、斯泰蘭蒂絲(Stellantis)以及大眾集團。換言之,高利潤幾乎被外來品牌占據。

新能源市場慘澹

中共全力推廣新能源車,吸引許多廠商為了拿政府的補貼而投入電動車產業,致供過於求,因此目前虧損銷售的都是新能源汽車。

台灣的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是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表示,「由於市場供應量過多,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場,車企不得不透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從而壓縮了利潤。此外,為了應對中國大陸政策變化和補貼逐漸取消,許多企業加大了投資力度,導致成本增加,而市場需求未能迅速消化擴大的產能,進一步加劇了虧損問題。因此,產能過剩是影響行業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孫國祥具體分析中國汽車銷售虧損的原因:第一,行業競爭激烈,企業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第二,價格戰加劇,各大品牌為了提高銷量,進行激進的降價策略,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此外,品牌溢價能力較弱,難以像品牌豪華車那樣通過定價實現高利潤。

進口豪車為何能實現高利潤?孫國祥認為,原因在於供應量相對有限以及品牌效應等因素。孫國祥表示,這些外國品牌有較強的市場定價權,加上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較不敏感,因此較易實現單車高利潤。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