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習近平骨子裡沒有民主 美對華政策會如何走?

美國總統拜登2月4日在美國國務院對美國外交人員發表了他上任後的首次外交政策講話。儘管演講中涉及中國的內容很少,但美中關係的未來走向依然是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更關注的是曾經八次出訪中國的中共老朋友拜登將會如何與習近平打交道?川普政府執政的後期,將中共視為世界最大的威脅,並制定一系列強硬措施限制並打擊中共的對外滲透勢力。

 拜登首次發表外交政策演說節選

……

很高興能夠在這裡與我們最新而又最資深的外交官國務卿托尼‧布林肯站在一起。國務卿先生,我們一道共事了20多年。在世界各地,你的朋友和我們的競爭者對你的外交技巧有著同樣的尊敬。

他們知道,當你講話的時候,你代表我講話。所以,這是我今天想讓世界聽到的訊息:美國回來了。美國回來了。外交回到了我們外交政策的核心。

就像我在就職演說中所說的那樣,我們將修復我們的同盟,並再次與世界進行接觸,不是去迎接昨天的挑戰,而是迎接今天和明天的挑戰。美國的領導力必須迎頭面對威權主義步步推進的這個新時刻,包括中國越來越大的趕超美國的雄心和俄羅斯破壞並干擾我們民主的決心。

我們必須迎頭面對全球挑戰不斷加速的新時刻—從大流行病到氣候危機到核擴散—這些挑戰只有通過各國為共同事業而一道努力才能解決。我們不能單槍匹馬來做。

這必須從外交開始,並根植於美國最珍貴的民主價值觀。捍衛自由。推動機會。維護普世權利。尊重法治。以尊嚴對待每一個人。

這是我們全球政策、我們全球實力的根基。這是我們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這是美國持久不衰的優勢。

雖然很多這些價值觀近年來受到了巨大壓力,甚至在過去幾個星期被推到了邊緣,但是美國人民將走出這一時刻,變得更加強壯、更加堅定,並且將有更好的配備來把全世界團結在一起,為捍衛民主而戰鬥—因為我們自身已經為此而戰鬥過了。

……

過去幾天來,我們一直在與我們的盟國與夥伴密切合作,把國際社會聚集起來,處理緬甸的軍事政變。我還接觸了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討論我們對於緬甸情況共同的擔憂,我們的決心是團結一致的。

毫無疑問,在民主體制下,軍隊絕不應該尋求推翻人民的意願,或試圖抹去一個可信的大選結果。緬甸軍方應該放棄他們奪取的權力,釋放他們抓捕的倡導人士、活動人士和官員,解除電信限制,避免暴力。

過去兩星期來,我與很多我們最親密的盟友的領導人通了話—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法國、北約、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以開始重新形成合作的習慣,並重建民主同盟的機制。

美國的同盟屬於我們最偉大的資產。以外交來發揮領導作用意味著與我們的盟國和關鍵夥伴再次肩並肩地站在一起。

然而,以外交來發揮領導作用也必須意味著在符合我們的利益並增進美國人民安全的時候與我們的對手和我們的競爭者進行外交接觸。

……

我們還將直接應對我們最嚴峻的競爭者中國對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觀構成的挑戰。我們將直面中國的經濟惡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頂回中國對人權、知識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但是我們做好了準備,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北京共事。

我們將從優勢地位展開競爭,方式是把國內建設得更好,與我們的盟國與夥伴合作,更新我們在國際機構中的角色,恢復我們失去了很多的信譽和道德權威。正因為如此,我們迅速採取了行動,開始恢復美國在國際上的參與,重新贏得我們的領導地位,並催化針對共同挑戰的全球行動。

……

如果我們投資於我們自身和我們的人民,如果我們為確保將美國工商界置於在全球舞台競爭並取勝的位置而戰鬥,如果國際貿易規則沒有對我們構成不利,如果我們的工人和知識產權得到保護,那麼,地球上不會有任何國家—不會是中國或地球上任何國家—可以比得上我們。

……

拜登稱習近平骨子裡沒有民主

2月12日,拜登在其總統官方推特上表示,中國新年除夕,他已經與習近平通話,向中國人民表示農曆新年的良好祝願。其推文中稱:「我還就北京的經濟行為、人權侵犯,以及威嚇台灣表示關切。我告訴他,如果對美國人民有利,我會與中國合作。」

但新華社的評論出現了不同的描述,評論文章將拜習通話總結為「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新華社稱: 「拜登表示,美方願與中方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增進互相理解,避免誤解誤判。這對中美之間消除誤解,展開對話與溝通具有積極意義。」

據報導,2月7日,拜登接受美國媒體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採訪中,他表示,美國不需要與中國「衝突」,但要進行「極為激烈的競爭」。

拜登表示,自己「很了解習近平」,他解釋稱,自己作為副總統時與習近平相處時間超過任何一位世界領導人。

他評價習近平「非常聰明」、「非常強硬」,「而且—我的意思不是批評而是事實—他骨子裡並無民主。」

拜登曾以副總統身份與中國領導人長期交往。那兩年間,拜登作為時任副總統八次會晤習近平,《紐約時報》援引拜登的對習近平的評語—「此人會讓我們有得忙了」。

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將中共政府視為理念截然相反的「對手」,而予以嚴厲打擊。相較於川普的強硬立場,拜登政府對北京當局的態度和政策如何引人矚目。

「我不會像川普那樣做。我們將專注於國際規則。」拜登表示。上周,他也曾發表類似觀點,稱將與盟友更緊密地合作,以便對中國進行反擊。

據BBC報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系副教授馬釗認為,拜登更傾向於「多邊主義」,會沿著奧巴馬制定的「亞洲再平衡」戰略,著力聯合盟國與利益關切國,打造對華競爭共識。

「但中國經歷過『亞洲再平衡』戰略,有一些應對的經驗,對拜登回歸傳統外交路線有更多準備,經歷了『不可捉摸』的川普之後,中國更願意和『老謀深算』的拜登打交道。」馬釗教授說。

據BBC報導稱,,習近平已於上個月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向華盛頓特區發出了明確信息,這是習近平發表的第一個針對拜登的講話警告說,建立「小圈子」或發動「新的冷戰」將「只會使世界分裂,甚至會引起對抗」。

幾天後,中共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希望美國能糾正「錯誤」,不要在香港、新疆、西藏等事務上干涉中國內政,「各自辦好自己國家的事」。

但布林肯的回應則針鋒相對,直接表示,「美國將持續為人權及民主價值挺身而出—包括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據分析認為,中美已展開「第二次冷戰」,戰況可能會有起伏,比如拜登在言語上可能不會像川普那麼激烈,但中美關係基本上已無可能回到布什和奧巴馬時代。

法廣:拜登對華政策令人擔憂

拜登在2月4日首次發表外交政策講話,其中有關對華關係的表述不僅寥寥數語,而且用詞「柔軟」,引來社會的擔憂。

 「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其臉書上評論說,拜登對外政策的講話,正式把中共定位為「競爭者」而不是「威脅者」,可以說是對話政策重新回到「綏靖主義的宣言」。王丹指出:「競爭者」這個定位本身也很荒謬。所謂「競爭」,意味著雙方都會遵守一套遊戲規則,否則怎麼競爭?但今天的中共,有半點遵守國際規則的意思嗎?一個不守規則的人,只能是破壞者、搗亂者,怎麼可能是「競爭者」?

王丹認為,未來「對抗」這個詞將不會出現在美國對華政策中,「談判」和「對話」會重新成為互動模式。拜登的對華政策,會讓「美國和西方為此付出代價」。

在王丹發表的帖文下,網民也一邊倒地擔憂美國會重蹈40年來美國對華政策的覆轍,美國可能會因此而衰落。有人說:「現今美國左派甚囂塵上,過兩三年,等中國騎在美國頭上之後,美國主流才會醒悟,那時再由蓬佩奧出來扭轉情勢,徹底摧毀中共政權。」有人說:「早看破拜登的手腳了,延續民主黨奧巴馬的親共路線,美國會付出代價,歐洲也不遑多讓!」有人擔心:「怕的是台灣也會付出代價。」

就在拜登4日講話之前,《華爾街日報》1月22日的一篇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官員正在考慮推出一項特赦計劃,讓美國學者可以披露過去接受的外國資助,而不必擔心因披露而受到懲罰。拜登政府表示,可能會對與中國有聯繫的研究人員和學者進行大赦,或停止調查。他們給出的理由之一是,調查成本高、消耗資源大。

與此同時,已經有川普前朝高官和共和黨現任政要在關注拜登對華政策的「逆轉」,擔憂中國並不是一個美國的正常競爭者,而是一個威脅。美國國會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2月3日提出13個修正案,反對民主黨預算議程,並聚焦限制中國和伊朗威脅,她希望預算中要設置一項特別資金,用於打擊中國的教育和研究型間諜活動。

布萊克本議員官網上發布的新聞稿說,「對那些在美國與中共有關聯的研究人員,拜登政府對大赦這些人保持開放態度,這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這些研究人員中的許多人在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的同時,還在竊取美國的敏感技術和商業機密。根除和調查這類威脅絕不能因為缺乏資源而受到抑制。」

布萊克本提出的另一個修正案針對的是總部位於中國的華為公司,並督促美國政府禁止採購該公司生產的電信設備。

在周四(2月4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採訪中,前國務卿蓬佩奧表示,中國利用技術和中國產APP獲得美國公民的個人數據,再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梳理,並將其作為武器對付美國。他敦促拜登政府保留川普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強調這些制裁是為了保護美國人免受傷害。

蓬佩奧在2月3日的一個推文中還寫道:「中國不僅摧毀了數百萬個美國工作崗位,而且它們藏在暗處,它們在遊說國會議員,它們正在與學校委員會和市議會合作,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以及盟友必須認真對待中國的威脅。」

拜登對華政策的變與不變

據美國之音報導,白宮表示,拜登政府正在以「戰略耐心」尋求和北京打交道的「新方法」。這個「新方法」會不會改變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呢?這裡例舉了川普時期的對華政策。 

關稅與經貿

在川普時代,美國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採取對華強硬立場。在經貿領域,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以懲罰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並對兩國間的一些投資活動施加限制。

主要政策包括,對價值超過3,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制定投資黑名單,將40多家中國企業認定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以行政令方式禁止美國機構和個人投資這些企業的證券,並要求在今年11月11日前剝離相關投資。

據表示,拜登很可能會利用其他的經濟和金融手段來應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他會重新評估關稅,但目前的關稅不會很快取消。 

科技與安全

川普政府推行多方位封堵中國科技企業的科技政策。主要措施包括,通過國內禁令和國際斡旋,封堵華為在5G網絡建設的全球布局。

擴大出口管制,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等數百家中國企業和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限制他們獲得美國技術和芯片等零部件。

對中國社交媒體應用TikTok和微信發布禁用令。

頒布行政令,禁止美國管轄範圍內的個人和實體在2月19日以後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八款中國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和控制者進行交易。

發起「清潔網絡行動」,在通信運營、雲存儲、應用程序、通訊光纜等七個層面擴大對中國公司的堵截,並說服盟友加入該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撤銷一些相關禁令,比如TikTok、微信禁令以及針對阿里巴巴和其他中國支付應用的行政令。但對於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比如華為、中興禁令等,不太可能會放鬆限制。 

人文交流

在教育和人文交流領域,川普政府採取多項行動,以防範中共對美國社會的滲透和惡意影響。主要措施包括:認定新華社、中國中央電視台等15家中國媒體機構和孔子學院為外國使團,限制國防部向設有孔子學院的美國高校提供資助。

限制中共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禁止中共統戰官員或參與中共統戰活動的人士入境美國。

加強對攻讀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被界定為敏感領域的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申請審核,將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十多所中國院校列入黑名單,取消了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

分析認為,拜登可能放鬆中國學生簽證限制,解除限制孔子學院。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校園改革」(Campus Reform)報導,前總統川普曾頒布一項政策,要求美國學校必須披露他們「孔子學院」的合作情況。然而,在1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就職後幾天,就已悄悄取消了這項阻止中共滲透美國的政策。 

人權政策

在人權領域,川普總統簽署生效了《香港民主與人權法》、《香港自治法》、《維吾爾人權政策法》、《西藏旅行對等法》和《西藏政策與支持法》,其行政當局對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施加了極為嚴厲的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終止給予香港在貿易上的特別待遇,制裁包括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35名中港官員。

對涉嫌在新疆嚴重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將參與人權侵害的中國企業和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禁止所有新疆境內企業和實體生產的棉花和番茄產品入境美國。認定中國政府在新疆犯有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

輿論普遍認為,拜登政府在新疆和香港等人權問題上不會改變川普時期的政策。 

台灣問題

川普總統在上任伊始打破外交慣例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在其任內簽署生效《台灣旅行法》、《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和《台灣保證法》,並推出多項強化美台關係措施,包括:多名內閣官員訪台,解除美台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批准多項對台重大軍售,包括先進的進攻性武器系統。建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啟動美台教育倡議。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拜登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尚不十分明朗,奧巴馬政府曾是支持台灣力度較弱的幾屆政府之一,而拜登當時是副總統。至少目前為止看起來,拜登團隊試圖非常直接地接觸和支持台灣,川普政府時期的大多數對台政策可能會延續下去。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