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上海南京路,也是最熱鬧繁華以及充滿商業氣息的上海地標。這裡坐落着一間蘋果旗艦店,在i phone新機發布的日子,店裡人滿為患。而不遠處就是華為全球最大的旗艦店,在同一天,卻看起來說不出的冷清。一位上海博主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幕。
2023年3月30日,華為新款P60發售,來看看它的受歡迎程度吧。依舊是這家上海南京路華為全球最大的旗艦店,可顧客還沒有店員多。看大陸媒體報導的消息,華為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的民族企業,是反美的一張王牌,怎麼最大的門市卻門可羅雀?難道小粉紅們都是在嘴上愛國嗎?
先來看看華為近年來的發展,就不難推測為何會出現前文提到的現象。
前面那位上海博主提到的華為P60是華為今年推出的新款高檔智能手機。該手機上配備高端攝像頭。同時發布的還有配備了摺疊屏的Mate X3系列手機。但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這兩款旗艦類產品都沒有5G能力,也無法使用谷歌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和眾多受歡迎的西方應用程序。
在5G的時代,新款手機卻只有4G的功能,而蘋果手機卻提供5G服務,誰會用差不多的錢買一個過時的手機呢?
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去年7月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過:「華為自己的芯片沒辦法生產,別人的芯片也不能賣給華為。華為作為5G全球領導者,在5G時代卻是唯一一家賣4G手機的廠商,這是個笑話。」
華為曾短暫超過蘋果和三星電子,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銷售商。根據市場跟蹤機構Canalys的數據,其全球市場份額在2019年達到了18%的最高值。但此後美國川普政府對華為實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限制了該公司獲得外國技術的機會。華為後來被迫砍掉了部分盈利頗豐的消費者產品業務。去年,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所占的份額為2%,且主要銷售都在中國。
2
華為智能手機業務的現狀表明,華為在一些關鍵部件上仍依賴美國技術。根據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去年12月份的一份報告說,華為用於製造智能手機的高階芯片庫存已經用盡,在芯片遭美國斷供下,華為恐被迫退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科技項目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的制裁重創了華為,但是華為依靠4G技術存活了下來。
自2019年以來,作為5G電信網絡所用設備的主要供應商,華為一直是美國連續幾輪出口管制的目標。這些管制措施既切斷了華為從美國公司獲得的芯片供應,也切斷了其獲得美國技術工具以設計自己的芯片並由合作夥伴製造的渠道。拜登政府去年還禁止在美國銷售新的華為設備。
到目前為止,銷售4G等非尖端技術的供應商仍可以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與華為進行交易的許可證。美國商務部已經批准了美國供應商數十億美元的此類銷售,包括出售華為筆記本電腦所用芯片的英特爾公司,以及提供4G智能手機芯片的高通公司。
但拜登政府正考慮加緊對華為的出口管控措施,全面禁止與該公司的一切商業往來,包括禁止向華為供貨的其他公司和中間商的出口。全面的技術禁運將進一步壓縮華為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為華為部分4G設備的生產也離不開美國的技術。
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製造商希捷科技(STX)子公司因違反禁令向華為銷售硬盤,被罰款3億美元。這也是美國有史以來開出的最大一筆單獨行政罰單。
美國商務部在2020年5月就頒布規定,禁止企業將使用美國技術或設計的半導體產品出口給被列入「實體名單」的華為,即使在美國以外生產的廠商也不例外。
這一禁令旨在保護國家安全。因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擔心華為的電信技術和設備可能被中國當局利用來監視美國人。
4月19日,商務部指控,希捷在2020年9月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仍繼續向華為銷售美國的技術,並簽訂了三年合同,成為其唯一的硬盤供應商。
經調查發現,希捷在加州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向華為實體提供了超過740萬塊硬盤,價值約11億美元。
3
希捷在一份聲明中承認了這些控告,也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達成了協議,同意繳納幾億的罰金。該公司認為,這是解決此事的最好方案。
事實上,華為近幾年來一直為如何在美國禁令下生存而頭疼。
今年稍早,華為公布了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922.51億美元,同比增長0.9%;淨利潤51.13億美元,同比下滑68.7%,淨利潤率5.5%,創歷史低點紀錄。
3月31日,華為2022年年報發布會現場,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將淨利潤的重挫歸咎於節節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中國去年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以及其研發支出上升。徐直軍表示,挑戰重重的外部環境與非市場因素繼續衝擊華為的營運。
同時,徐直軍也直言,「2023年,是華為生存與發展的關鍵之年。身處暴風雨中,我們繼續在雨中奔跑。」
從4月1日起,孟晚舟開始擔任華為輪值董事長。但孟晚舟的父親、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仍是華為最有權勢的人物。
在華為2022年年報發布會現場,面對當前局勢,孟晚舟稱:「我們不一定能成功,但我們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
孟晚舟2018年12月在前往南美途中,在溫哥華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逮捕。她當時遭美國通緝,與華為被指非法向伊朗出售電信設備有關。孟晚舟被捕後,兩名加拿大人隨後在中國被拘,這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北京當局的報復行為,引發了一場三方外交對峙。直到2021年9月,這場對峙以囚犯交換結束。孟晚舟同意承認不當行為,以換取美國撤銷指控。美國去年12月撤銷了這些指控。
隨着孟晚舟在華為的地位提高,她不再穿梭世界各地去會見國家元首和華為客戶。華為糟糕的年報也給孟晚舟帶來了挑戰,在這個漫長寒冬,華為接下來將往何處去?任正非已提醒說,華為仍在為生存而戰。
4
華為的沒落在中國也不是孤例。中國半導體自主創新的突圍之路也是困難重重。
2023年5月,中國手機大廠OPPO宣布終止研發晶片,關閉旗下晶片設計公司,這一消息震動了科技圈,也再度顯示中國「造芯運動」受挫。
1個多月前,OPPO自行研發的晶片將要量產的消息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並循「華為海思模式」建立「OPPO哲庫模式」,推出搭載自家晶片的新款智慧手機。
然而1個月後的此刻,OPPO突然宣布終止研發晶片,關閉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哲庫科技(ZEKU),逾3000員工面臨失業,造芯美夢成了一場惡夢。
OPPO的失利,自然有商業上的限制與獲利不如預期的考量。然而在美中科技對抗加劇下,任何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風吹草動自然都會被放大檢視,因此中國「造芯運動」受到打擊,也被解讀是雙方衝突的延伸。
在OPPO退出後,中國手機廠只剩下華為、小米自主研發晶片。同時,華為仍因為遭美國制裁,5G手機面世遙遙無期。
美國針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持續擴大,短期之內不但沒有鬆綁的趨勢,而且一個又一個美國的盟友宣布以不同程度的方式加入包圍網,切斷中國獲得製造最先進半導體所需的工具和技術人員,使中國半導體企業的供應鏈與生產方式不得不加速改變,走上「以我為主」的新途徑。
中國政府為了不被半導體卡脖子對相關企業進行大量補貼。具體的補助方針之一,是資助大型晶片企業採購相關生產設備,另一方面,將補助中國國內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生產「本土自製的設備」,「整體補貼資金沒有上限,力求克服美國的封鎖」
近期,這些舉措更加的明確,負責擔任加速「中國化」大任的要角之一,就是「國家大基金二期」,除了挹注長江存儲129億元,支持並強化應對美國制裁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基金二期」也將強投資了晶片設備和材料供應商。
此外,諸如廣州今年也成立了1500億元產業基金,用來重點投資半導體相關產業;同時,也有不少晶片企業計劃以公開發行方式籌集資金。
然而,回到現實,過去數年來投入自主研發領域的科技企業中,大致上只有華為設計出了「麒麟系列」晶片。但受限於美國禁令,台積電和三星等高階晶圓廠都不能替華為代工,華為的先進晶片供給管道已被完全切斷,其生產的高階5G手機用麒麟晶片恐絕跡。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隨著中美科技戰逐漸升溫,中共即便有錢也不一定等同於成功。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cbad1664-add6-45d3-9a2f-732420c8046b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