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的靳三針針灸治療

臨床上見過不少人因牙痛發作,透過根管治療,甚至拔除疼痛的牙齒,還是難以解決牙疼的困擾,問題就在於它根本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是腦部第五對顱神經,臉頰左右兩側各一條,分別掌管半邊臉的感覺及咀嚼相關之運動功能。在拔牙或進行蛀牙治療時,牙醫師麻醉的部位,就是三叉神經末梢的分支。三叉神經痛是因為三叉神經被血管壓迫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都是單側,很少見兩側都痛。一般以第二、三分支疼痛較常見。輕觸、冷風吹或冷熱水敷於面頰或牙床部位時,會突然引發陣發性劇痛;甚至有些患者說話、嚼、吞咽或臉部運動及刷牙都會引發疼痛。

 

西醫治療三叉神經痛主要以藥物為第一線治療,無效時必須以手術治療。三叉神經及半月神經節封閉術、半月神經節經皮射頻熱凝治療、微血管減壓術等手術均存在風險,不僅可能引起面部麻木和肌肉癱瘓 (手術併發症痛性麻木可達35%),而且復發率高。微血管減壓手術則需要全身麻醉下開顱手術,去除短路神經,第一年的復發率約10%。一些病者因長期病痛導致體質衰弱,已不合適進行開顱手術。

 

三叉神經痛屬於中醫「面痛」,「首風」、「腦風」等範疇。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即有對三叉神經痛症狀的描述,而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最早正式提出「面痛」病名,此後歷代醫家沿用。明代名醫王肯堂在《證治準繩》載:「面痛皆屬於火—暴痛多實」。清代著名醫家尤在涇在《金匱翼》載:「夫脾為胃行其津液者也,將病則胃中津液不得直行,積而為痰,隨陽明之經,上攻頭腦而作痛也」。中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是三陽經筋受邪所致,面為陽明所主,五臟六腑氣血精華皆上注於頭面,「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由於頭面部位是「巔頂之上,惟風可到」,故風寒之邪、外感風熱入客或肝鬱化火,內風上擾或陽明熱盛上攻是清竅被擾;或痰凝、或血瘀、或陰虛陽亢都可誘發三叉神經痛。

 

靳三針療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靳瑞,集中醫經典理論和歷代針灸醫家臨床經驗之精華,所創立的嶺南針灸學派,也是當今理論最成熟的針灸學派。所謂的「靳三針」是指:(1)治療某些疾病的三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2)某些病症針灸三次即可控制症狀。靳三針現已因為其神速的針灸療效而蜚聲海內外,該療法進入了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國家級中醫繼續教育項目,在全國中醫院推廣使用,其理法方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靳三針針對不同疾病已有四十多組配穴,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配穴稱「叉三針」(太陽、下關、阿是穴),常配合谷、太沖以加強鎮痛效應。太陽穴為經外奇穴,三叉神經第二支經過此處。下關穴為足陽明胃經,正當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最深層為下頜神經。因為三叉神經有三個分支,所以阿是穴要看情況來選:第一支痛,可以選魚腰穴,第二支痛可以選四白穴,第三支痛可以配迎香穴和大迎穴,都是選三叉神經出口的地方。治療時要注意補瀉手法的靈活運用,留針30分鐘。

 

此外,唐朝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針灸攻其外,湯藥攻其內,則病無所逃矣……知針知藥,固是良醫」,「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也」。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執中,主張針藥並重。清朝著名針灸學家孫李學川,強調「以湯藥治其內,以針灸治其外」,才能做到「通內外兩家之筏,而使之左右逢源,會歸一致」。配合中藥複方及靳三針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大多數患者三周治療後可控制症狀(疼痛消失),八周至十周治療後可治癒。少數接受過手術又復發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治本病。自古有建樹的醫家們針藥齊施,內外相扶,才能根治病症,並一直沿用至今。

 

捂臉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靳三針針灸治療完了以後,當時疼痛即可緩解,是普通針灸方法所不及之處。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靳三針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並經實踐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可以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網頁考證)。 先前接受中西醫治療無效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可以採用在反覆臨床實踐中,療效明顯的靳三針針灸治療。

本文由中醫內科專科 Jimmy Zhu醫生供稿

手機預約諮詢: 0428 308 765

地址: (1) 103/28 Chandos Street,St Leonards 2065

(2) 101/4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2135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