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說,漫不經心地翻閱吸引眼球的帖子和視頻,會阻止人們陷入「深度無聊」,而這種無聊是刺激人們產生新的激情或技能所必需的。人們平時無所事事的「淺層無聊」,不會激發創造性思維。
無聊被德國哲學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稱之為「夢之飛鳥,孵化經驗之蛋」。專家也聲稱,無所事事可激發創造力,而滾動瀏覽給您推送的信息,則效果相反。研究人員也有同樣的同意,經常因無事可做而產生的創造性的異想天開,正在被社交媒體扼殺。
社交媒體加劇了無聊情緒
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疫情期間採訪了15個人。這期間由於限制,人們更容易覺得無聊。很多人說,他們被困在每天散步、看電視和逛超市的單調生活中,於是轉向社交媒體來打發時間。
但是,儘管受訪者說,社交媒體讓他們暫時擺脫了有點無聊的狀態,但它似乎也加劇了無聊,讓他們覺得浪費了時間。
巴斯大學營銷管理、商業和社會學副教授Timothy Hill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說:「我們看到的問題是,社交媒體可以緩解淺層無聊,但這種分散注意力的做法消耗時間和精力,阻止人們進入深度無聊的狀態,而人們在深度無聊中會發現新的激情。」
「淺層無聊」和「深度無聊」
淺層無聊和深度無聊,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首先提出的。
淺層無聊是最常見的無聊狀態,這是人們在等待火車時的感覺。這時,人們為暫時解悶,經常會看手機和社交媒體。然而,專家表示,這使人們無法達到深度無聊的狀態。
進入深度無聊的狀態,或萎靡不振,其重要意義是產生了一種「存在的不適」感,挑戰了自我意識,並最終促使人們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
我的人生該怎樣度過?
受訪者報告說,當他們陷入深度無聊時,他們會質疑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選擇,這促使他們尋求新的體驗。
一位名叫理查德的受訪者說:「我感到空虛,一種難以擺脫的空虛。我無聊的時間越長,自我感覺就越差。比如,我是誰,我的人生該怎麼度過?但有一件事是積極的,那就是它使我接受新的事物,來擺脫那種空虛的感覺。」
許多藝術家和作家,包括JK羅琳、尼爾‧蓋曼和阿加莎‧克里斯蒂,都說無聊促使他們工作。
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寫道:「除非存在一定程度的單調,否則某些好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Hill博士認為,關閉數字設備,進行「數字排毒」,可以幫助人們進入單調乏味的狀態,從而促使他們培養新的愛好或取得新的成就。
他說:「這項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讓我們了解到,『永遠在線』的文化和數字設備,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娛樂,可能解決了我們的淺層無聊,但實際上卻阻礙我們尋找更有意義的事情。深度無聊聽起來像一個非常負面的概念,但如果它讓人們集中精力思考和發展,其實是非常積極的。我們必須認識到,成千上萬不太幸運的人,都有疫情期間不幸和痛苦的經歷。但封鎖期間,許多人也培養了新的愛好,找到了新的職業或生活方向。」
以前的研究表明,無聊有助於培養創造力。2015年,中央蘭開夏大學要求學生們為兩個聚苯乙烯杯子尋找用途。
在實驗之前,研究人員要求一組學生完成一個枯燥的任務:從電話機上抄寫電話號碼。這種枯燥無聊,讓學生們找到了杯子用途,遠遠多於不執行枯燥電話號碼抄寫的另外一組。
原文鏈接:https://archive.is/pOT8E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b1ab4425-fb2f-406b-9b7c-5ba12c4d0ab1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