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童遇刺 中國女子簽署反仇日聲明被警方傳喚

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10歲男童在學校門口被人當街刺死,引發大量網友對「仇日」一事的反思,認為不應該盲目仇日。但有消息稱,一名中國女子因簽署反對仇日情緒的聲明,被警方傳喚調查。對此,有網友指出,此事件表明,中國政府希望民眾仇恨日本。

據中央社報導,深圳日童遇刺後,許多中國人對男童的死感到悲傷,但他們在表達哀悼時卻面臨着極大的壓力。在中國民間,仇日情緒似乎已根深蒂固,公開表達同情或反思反日情緒會被視為不合時宜,甚至叛國。

據多家媒體報導,在男童遇害當晚,超過50名中國人在東京參加燭光守夜活動,並發表聲明呼籲理性看待中日關係。他們認為,中國長期盛行的極端民族主義和仇恨教育,導致部分民眾對日本產生偏見,甚至放縱暴力行為。

除了守夜活動外,深圳日本人學校的門口也有一些中國市民獻花悼念,還有多名民眾悄然在線上線下舉行小型的追思會。

對此,有媒體稱,這些紀念活動表明,部分中國民眾渴望超越歷史仇恨,倡導理性與和解。

事件發生一周後,一些年輕的活動人發起紀念活動,呼籲反對仇日情緒,其中一份聲明寫道:「作為中國公民,我們不希望在仇恨的土地上成長。」儘管此舉有可能招致審查和民族主義者的攻擊,但仍有超過200人實名簽署公開聲明。

但很快有消息傳出,其中一位24歲的女子在簽署聲明後遭到兩名國家安全警察傳喚,並接受了兩個小時的審問。警方聲稱,這份聲明是「反華勢力蓄意組織的行為,目的是挑起事端,破壞社會穩定」。

該女子向媒體透露,警方的關心點並不是男童的死,而是有人組織簽署聲明的動機。她說:「他們對逝去的生命毫無尊重。」

與此同時,北京兩位法學教授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言論稱:「如果孩子死了我們還不發聲,那麼我們都是共謀。沉默和迴避都是對暴力的放縱,也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但這篇文章被迅速刪除。

很多中國人認為,男童的遇刺正是極端反日情緒的結果。對於在仇日情緒中成長的一代人來說,這種情緒在特定背景下已被視為「政治正確」,甚至成為一種集體情感的表達方式。

一名在歐洲生活的中國女性向《紐約時報》表示,她不敢與父親討論此事,因為她害怕聽到父親說「活該」。她認為,如果民族主義繼續被煽動,這種反應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事實上,該事件並非首例針對日籍人士的暴力事件。今年6月,江蘇省蘇州市發生了一起日籍母子被刺傷事件。當時,一位試圖阻止攻擊的中國女子不幸身亡。但讓人驚愕的是,許多中國網民對此事件的反應充滿仇恨情緒,甚至稱讚兇手「幹得好」,而那位犧牲的中國女子則被罵為「叛徒」。

仇日情緒不僅體現在社會層面,還充斥於中國的各類媒體和網絡平台。此前,前日本大使曾要求中國當局刪除一些帶有誤導性信息的影片,但這一要求卻沒有得到回應。這些影片將中國的日本人學校描述為間諜訓練基地,甚至插入虛構的中國人毆打日本人的情節。

深圳男童遇刺後,快手平台雖然處罰了90個發布有害信息、煽動中日對立的賬號,但另一短視頻平台的前員工透露,反日內容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極為受歡迎,因其能夠吸引大量流量,且很少遭到政府審查。

關注中國民生的小於認為,中國政府之所以放任,甚至推動民間的仇日情緒,是因為中國的社會矛盾已激化到頂點,隨時可能爆炸,政權岌岌可危。為了緩解內部矛盾,當局需要一個靶子,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以「愛國」名義讓民眾發泄怒火,是維持統治的一種方式。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