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最後一份的實體報紙,印數鎖定100萬份,編輯部提早晚上10點就截稿。香港記協與七個傳媒工會發表聯署聲明,表示憤怒及悲痛,呼籲業界在周四穿黑衣抗議。港府方面,則已向《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啟動用地收回程序。台灣陸委會表示,《蘋果》的不幸,「敲響了香港新聞、出版、言論自由的喪鐘」。
台灣陸委會晚上對於香港媒體遭到「港版國安法」及當權者連串政治打壓,導致無法運作,感到非常遺憾,予以嚴正譴責。聲明說,這「不幸的事件」敲響了香港新聞、出版、言論自由的喪鐘,也讓國際社會見識到極權專制的中共政權,為打擊異己無所不用其極的「鎮壓手段」,「但歷史將永遠記載當權者打壓自由的醜陋面目」。
目前,香港科技園公司已向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發出違反契約條款通知,指其在將軍澳工業邨的運作涉及多項違規行為,要啟動重收程序。意味在涉違《國安法》的審訊未有結果前,《蘋果日報》不但被凍結資產,更被趕出總部所在的土地。
香港的記者協會與七個傳媒工會晚上聯署聲明,表示港人失去一間敢言及捍衛真相的機構,對此表示憤怒及悲痛,呼籲業界在周四穿黑衣抗議。
海外民主運動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蘋果》被封殺是「標誌性的事件」,結果大家的預料之中。
魏京生說:《蘋果日報》這個事件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香港的言論自由完蛋了,標誌中共他徹底的把香港變成了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所謂香港的特別行政區已經不存在了。在這個前提下,香港人民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前途。香港民主派也從新考慮一下自己的鬥爭方向,要有新的策略來繼續鬥爭。
《蘋果日報》在周三下午就刊出回顧文章,表示「這個最終章,縱有遺憾但感恩。」這篇題為《走過26年,美好的仗打完,與讀者一同編寫蘋果的最終章》的回顧文章寫到,回顧《蘋果》的誕生,源於香港主權移交前兩年,外媒以「香港之死」預言未來,《蘋果》就在當年創刊,第一篇社論開宗明義:「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對於《蘋果》,港人又愛又恨,創辦人黎智英曾說:「《蘋果》犯過很多錯誤,有許多地方達不到讀者的期望,對此讓我向讀者深深致歉。但回顧過去四分一個世紀,我們無愧於心」,「這個答案和結局雖然不如人意,儘管萬般不舍,但試著努力活下去、堅持與香港人同行的決心,26年來從沒改變」。
前89民主運動學生領袖李恆清認同,《蘋果日報》是香港最著名的良心媒體,在香港民眾捍衛自由,呼喚民主的歷次社會運動中,從上層領導到基層員工都是毫無畏懼的衝鋒在前。現在也有多名高管身陷囹圄,但沒人退縮逃避。在中共建黨百年到來之際下狠手,為成全了《蘋果日報》贏得了捍衛新聞自由的「桂冠」,加害者也將受到世人的唾罵和歷史的審判。
李恆清說:他們可能現在正在彈冠相慶,終於在7月1號之前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重大任務。榮耀的王冠終於戴在了《蘋果日報》的頭上。而這些打壓者,這些迫害者,這些施暴者留給他們自己的,將是世人的唾罵和歷史的審判。
在《蘋果》被迫停刊前的回顧文章,該報還寫到:雖然《蘋果》並不完美,但反思容不下《蘋果》的香港,會是一個怎麼樣的香港?面對眼前的高山,也許難言樂觀,但請相信黑暗過會是晨曦。儘管步履蹣跚,但美好的仗打完,停下來的姿勢,也可以很美。「最終章,是和你們一同編寫,從這個角度看,也許就再沒遺憾。」。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7e08c004-f9bb-4a3a-9510-161aae415fa3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