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上演最瘋狂降價潮 降幅高達50%

這是幾個二手車行的老闆,他們紛紛拿起錘子,砸向了自己的高價收購的二手車。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新車比他們的二手車還要便宜,即便是價格一降再降,還是無人問津。

最近中國汽車銷售業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大戰,如同COVID-19病毒一樣,這場激烈的價格戰從湖北武漢爆發,幾天內幾乎席捲全國,部分車型降幅高達50%,用慘烈來形容絕不為過。不僅一些中低端車型捲入,甚至包括俗稱BBA(BMW、Benz、Audi)─寶馬、奔馳、奧迪等德系名車也加入這場價格大戰。在經濟復甦疑慮仍籠罩整個中國財經界之際,這場堪稱瘋狂的車企價格大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最終會導致什麼樣的結局,今天我們來談一下這個話題。

3月初,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政策,即購車既可享受車企的降價優惠,又可獲得政府的現金補貼,補貼力度從5000元至9萬元不等。據陸媒報導,湖北省有多家車企參與,主力軍就是位於武漢的中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東風集團。其中,最受關注的要屬補貼力度最大的東風雪鐵龍C6,原價要21萬的雪鐵龍C6共創版,政企補貼9萬後,只需要12萬就可以到手,差不多降了40%。雪鐵龍C3-XR的折扣力度更大,原價11.4萬,補貼後只需5.8萬就能到手,直接打了5折!

如此大幅度的降價立即引爆了民眾搶購風潮,連外省民眾都設法托親友在湖北代購,還有的直接坐飛機去湖北搶購車。該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後,許多地方政府與汽車廠商立即仿效,中國車市價格戰也不斷升級。各車企、經銷商,以及各地政府輪番上陣,花式優惠、補貼,促進汽車消費。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3日,已有超4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這場價格戰,調價的車型超過86款。

大規模降價對部分經銷商而言,雖然可以很快清理庫存,但這樣低的價格無疑讓他們很難有盈利的空間;而對二手車商而言,幾乎就是致命的打擊。《中國基金報》指出,這次的汽車降價風潮堪稱中國汽車史上最慘烈價格戰,參與的地域之廣,品牌之多,都是史無前例的。

我們也注意到,近日參與這一波降價的主要是燃油車。不過如果溯源的話,直接原因卻是受到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降價的衝擊。

陸媒《證券時報》分析稱,這一次汽車廠商激烈降價戰,大幅內卷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銷量下滑,庫存過高;其次,受新能源車市場衝擊,以燃油車合資品牌尤甚;其三,.更大的衝擊是新能源車還從特斯拉開啟了集體降價風潮,消費者觀望情緒濃烈,給燃油車很大的壓力;最後可能與政策有關,今年6月底中國即將全面推行國六B排放標準,可能導致7月1日後,一些國六A標準的燃油車輛無法上牌,迫使部分燃油車清倉處理。

中國三年疫情封控措施導致大量汽車滯銷,隨處可見車行的停車場內停滿了待售的新車。清零政策結束後,中國的汽車銷量仍不見起色。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月,中國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現兩位數下滑。月產銷分別為159.4萬輛和164.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1%和35.5%,同比分別下降34.3%和35%。

但2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了大幅的增長,分別達到203.2萬輛和197.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7.5%和19.8%,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3.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2萬輛和5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8%和55.9%,市場占有率達26.6%。

1至2月,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62.6萬輛和362.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5%和15.2%。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月份的汽車產銷量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大幅增長。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增長,又源於特斯拉在年初引領的一波新能源汽車的降價潮。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中國產車型全系降價,其中Model 3起售價降為22.99萬元,中國產的Model Y起售價從288900元人民幣降至259900元(約合37875美元),創下歷史最低價格,這也是特斯拉從去年9月份開始的多輪降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隨後蔚來、小鵬、飛凡等十餘家新能源車企也先後降價,就連去年銷量高居榜首的比亞迪也加入戰團,這也使得2月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激增。

據大陸公眾號「抱朴財經」分析,最殘酷的博弈時刻還沒到來。就如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所說:「今年壓力比較大……降價不一定提升銷量,但可以打擊別人」。大勢所趨之下,不跟著降價就是死路一條,跟風降價「還能有一線生機」。

文章分析指出:價格大戰之後,一些邊緣化的小廠、小品牌將逐漸走向消亡,只有那些有國資背景的車企,以及與地方政府「關係良好」的高級別車企、頭部車企還有機會再「拼一把」,而最後的結局是「剩者為王」。

資深媒體人畢鑫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汽車產業鏈之龐大僅次於房地產,汽車市場對其產業鏈的影響非常大。

以這次降價的起始地湖北省為例,汽車產業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2021年湖北汽車產業營業收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4.1%。湖北集聚25家頭部整車廠、1400多家零部件企業、1578家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

對湖北汽車產業比較了解的武漢私家車用戶孫南生,在接受自由亞洲電梯採訪時表示,如果本地車企倒閉,除了工人失業,還牽扯到其他行業的生存問題,包括上千家車企上游企業都將面臨生存危機。所以政府才會出面補貼,刺激消費,幫助車企去庫存,避免因資金鍊斷裂倒閉,同時還可以帶動經濟復甦。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中國民用汽車市場已趨於飽和,此後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

根據中國最近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共有家庭戶接近5億戶;而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的保有量突破了3.07億輛,汽車市場趨於飽和。

有輿論認為,這一波汽車銷售爭奪戰,對內提振消費、穩定工業和經濟發展的招數未必奏效。統計顯示去年新能源車同比淨增268萬輛,燃油車卻同比減少230萬輛。

其實這幾年已經有大量的燃油車廠倒閉。例如曾經紅極一時的東風裕隆,以生產SUV車型為主,在2015年曾創下銷量6.03萬輛的業績,被稱為業界黑馬,但因其糟糕的性能及油耗過高等問題,銷量自2016年就開始斷崖式下跌,最終負債高達70多億元,在2021年底不得不進入破產重組之路,成為第一個死在新能源大潮下的傳統車企。而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會讓燃油車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從而可能導致更多的傳統車企倒閉。

不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補貼從2022年12月31正式終止。意味著這個行業將從政策驅動,切換為市場驅動。與此同時美國對華施加的晶元禁令勢必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雪上加霜。被政府大力扶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在夾縫中求生,破產或是像芯片企業大面積爛尾的情況已經不難想像。

我們下期節目會重點介紹這方面的內容,也請您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會努力為您帶來最快、最真實的中國信息,同時也歡迎您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和我們一起探索新聞背後的故事。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