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使館「惡意返鄉」 憋陰招還是斷交前兆?

據報道,美國國務院正在考慮批准駐華大使館一些外交官和家屬離開中國。路透社援引兩名消息人士表示,隨着中國在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不到兩周的時間裡加緊制定新冠疫情防控方案,美國駐北京大使館1月24日向華盛頓請示允許那些不願忍受清零政策的外交官和家屬離開中國。美國政府一直不願或無法保護美國官員免受中國嚴格的隔離措施的影響,一些大使館工作人員對此感到不安。這些規定包括可能被迫到新冠發熱門診就診,和與他們的孩子(兒童)分開。 

美國國務院在給路透社的回應中說,美國駐華使領館的運作沒有變化,但補充說,「任何這方面的變化都將是基於對我們的同事和他們家人的健康與安全的考量。」 

一位知情人士說,美國大使館進行的一項內部調查顯示,多達25%的工作人員和家人會選擇儘快離開中國。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疫情期間,使館領導層未能從中國獲得有關美國外交官待遇的適當保證。 

1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針對該報道作出評論時說,中國是世界上疫情狀況最安全的國家,從最安全的地方撤出,只會極大增加美方人員感染的風險;中方已經就美方可能撤出部分外交官的計劃表達嚴重關注和不滿,並希望美方遵守和配合中方的防疫規定。

有中國網友將美國駐華使館人員撤離稱之為「惡意返鄉」。「惡意返鄉」一詞的發明者是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縣長董鴻。1月20日,他對媒體說:凡是不遵守省市縣疫情防控規定,不聽勸阻,惡意返鄉的,只要返回先隔離再拘留。目前,針對美國駐華使館撤離有以下看法: 

一、針對冬奧會憋陰招 

美國白宮去年12月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以兌現「捍衛人權」的承諾。 

中國官方環球時報稱美國可能撤離外交官的計劃是為了抵制和干擾北京冬季奧運會而採取的又一項措施。環時的報道援引「相關消息人士」的話說,「聯想到美國近來一系列挑撥煽動破壞北京冬奧會的行徑,此次美國選擇在虎年春節和北京冬奧會前夕再次授權撤離,來者不善,目的顯然並非單純防疫。」 報道,稱「美國謀劃以疫情為由批准駐華使領館『授權撤離』」是「憋陰招」。 

我認為,美國駐華使館人員撤離與抵制北京冬奧會沒有直接關聯,應該還是使館人員對於中國嚴格防疫措施不滿所致。《環球時報》顯然是以小人之心而度君子之腹,典型的陰謀論思維。 

二、中美斷交的前兆 

有網友認為此事件標誌着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前有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事件,現有北京使館撤離,這是中美斷交的前兆。對此,我不贊同,認為是過度解讀。中美關係雖然並無改善跡象,但美國一直在主動與中國溝通,如阿拉斯加布林肯與楊潔篪會談;謝爾曼與外交部副部長謝峰會談;拜登與習近平電話等。美國的對華戰略沒有改變,仍然是競爭、合作和對抗。 

1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由亞特蘭大一猶太教堂主持的第33屆「埃森斯塔特年度系列講座」。他在訪談中指出,美國與中國脫鈎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布林肯說:幾乎每個人都清楚,沒有比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更複雜和更有影響的關係,而且可能沒有任何關係在其所有層面上會對塑造未來幾十年產生更大的影響。 因此,美中關係是我們外交政策的核心;它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思考,以及我們的行動的核心。我們在這些方面對中國的做法是:競爭、合作和對抗。與中國完全脫鈎的概念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在許多方面有可能會被誤導。同樣,以正確的方式,貿易、投資,包括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可以是一件好事。當涉及到投資時,當它們進入特別敏感的領域,敏感的技術,敏感的行業,當然,我們必須有效地防範。當涉及到投資時,在一塊明確界定的領土周圍建立非常高的圍欄,在真正具有戰略意義的土地上建立圍欄,這確實會有所作為;而不是試圖在所有東西周圍建立一個非常低的圍欄,我們根本無法有效地做到這一點,而且會切斷實際上有益的商業,包括對我們的工人和人民。 

綜上,我不贊同將該事件解讀為「憋陰招」和「斷交前兆」,而認為這是美國使館人員不滿中國嚴格防疫措施和美國政府外交溝通不力,而採取的維權行為。其實,「授權撤離」是西方駐外使領館的慣常做法。 

所謂「授權撤離」是指西方國家駐外機構針對特定的緊急事件,決定將駐外人員撤離駐在國的行為,需獲得國務院高級官員批准後方可實施。授權離境使領館的政府雇員可以選擇離開,如果他們願意也可以選擇不離開。 

2020年1月底,中國新冠疫情爆發時,美國國務院因疫情原因曾批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所有非緊急情況的政府雇員及其家屬撤離。北京、上海等五個領事館的所有外交人員和家屬可選擇離開。此後,當中國疫情趨於緩和後,美國大使館人員又回到中國逐步恢復簽證等業務。 

美國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對美國政府不願意或不能保護美國官員免受嚴格的隔離措施感到不安。這些規定包括可能被迫看發熱門診,以及與他們的幼童分開。中國的嚴格防疫措施在中國可能被認為很正常,但在崇尚自由和人權的美國外交官眼裡則難以接受。 

儘管美國駐華使館撤離讓中國政府不快,但嚴格的「清零」防疫正在將中國置於災難之中。 

首先,「清零」防疫嚴重違背自然科學。病毒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人類還要長,想要消滅病毒人類力所不能及。中國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已經深度融入世界,不可能獨善其身。世界已經選擇與病毒共存、群體免疫,而中國堅持清零是明顯違背科學的。其背後的邏輯是人定勝天,而不是敬畏自然。 

其次,「清零」防疫成本高昂。「清零」固然可以有效地阻隔病毒傳播,但成本太高,特別是對經濟的摧毀。中國經濟是個虛胖子,表面看風風光光,裡面危機四伏。經過這些年的胡折騰,經濟已經見底。世界工廠的名聲對中國而言,早已名不副實,越南、東南亞國家已經取而代之了。至於房地產現在只能穩泡沫了。如果繼續這樣「封城清零」,中國經濟將會一蹶不振,與西方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中國政府公布的經濟數字也顯示出經濟已經陷入困境。中國統計部門發布的8月綜合PMI指數回落到48.9。PMI被認為是一個經濟體的「體檢表」,反映製造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經濟界通常認為,PMI的榮枯線是50%,高於50%代表製造業在擴張發展,反之則代表衰退。 

針對即將舉行的北京冬奧會,「紐約時報」刊發的文章指出:隨着3000多名運動員、隨行人員和媒體人員聚集在北京,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同尋常的措施,防止2月4日開幕的第24屆冬奧會成為新冠病毒的超級傳播事件。 

儘管要求運動員和教練接種疫苗,但他們仍將面臨嚴格的限制。獲得疫苗接種醫療豁免者被要求在入境後隔離21天。即使接種了疫苗的人也必須出示兩次陰性檢測結果。參賽者必須每天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並被限制在奧運泡泡內,以防止病毒傳播給當地民眾。 

但該目標對於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來說是無法實現的,並將把國家置於災難之中。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世界將不得不與之共存。 

「清零」政策意味着中國要永遠追逐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而且他們永遠不會贏。這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造成嚴重的經濟影響,鑑於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這也將對世界產生嚴重的影響。其他國家可以提供一個讓中國參照的路線圖。丹麥、德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已經獲得了強大的免疫力,而且沒有遭受美國的死亡率。他們使用了有效的疫苗,在何時何地實施封鎖方面做出了更明智的決定,並保護了最脆弱的人群——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中國為奧運會精心制定的防控措施可能會防止一場疫情暴發,但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清零」政策是失敗的。

(全文轉自北京之春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