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何與懷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五)

《秧歌》和《赤地之戀》無疑是反共的,在中共執政的政治生態環境中,被官方否定是其必然的命運。古遠清教授失敗的抗辯引出兩個重要問題,非常值得深思。 (接前文) 夏志清等人的評論很對,《秧歌》和《赤地之戀》除了其藝術上的非凡成就,無疑…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四)

《中國現代小說史》出版後已經過了幾十年,期間發生了許多政治歷史大事件,足以發人深省,人們得以作多方面的更深入的觀察與研究,形成了不少新觀點,對張愛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戀》評價更高。 (接前文) 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原…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三)

兩位大師之間:劉再復紀念夏志清,高度讚揚他沒有中國大陸學人那種「精神奴役的創傷」, 也表示並不完全接受他對整個中國現代小說的整體評價。 (接前文) 2013年12月29日,夏志清先生在紐約去世,享年九十二歲。2014年2月,曾經作過中國社科…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二)

夏志清把張愛玲視作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最優秀的作家。如果說他對《金鎖記》的至高評價是錦上添花;那麼,他盛讚《秧歌》和《赤地之戀》則可謂石破天驚,具有顛覆性的震撼力量。 (接前文)毫無疑問,「重寫文學史」運動中,重見天光的張愛玲…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一)

1979年,文學研究者、美籍華裔教授夏志清一部英文巨著被譯成中文出版。就是他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直接推動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文學研究界「重寫文學史」運動。 1979年,文學研究者、美籍華裔教授夏志清1961年出版的近七百頁英文巨著A Hi…

紀念文革中慘遭割喉槍決的女英烈張志新

她讓所有苟活者都失去重量一一紀念文革中慘遭割喉槍決的女英烈張志新 張志新遺像 【前言: 4月4日是一個應該紀念的日子。幾乎半個世紀前,1975年的這天,四十五歲的張志新在瀋陽大窪刑場慘遭槍決。行刑前張志新被非常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