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百姓話談

就算呼聲沒成功,也應當受保護!

之前清明節,休息3天,還補回去1天,再加上周六本就休息,也就是說一共只給打工人放了1天假。 馬上到五一,看上去放假5天,但其中包括周末2天,以及還要補回去2天,同樣等於只放了1天假。 兩個大節放了兩天假,所以網友們把自己的態度和不滿寫在了頂…

說說廣東大灣的「內部使用」事件

【看得見的牆,是工人砌的,看不見的牆,是老爺砌的;看得見的鎖,是鎖匠能夠打開的,看不見的鎖,只有老爺能夠打開。庶民憧憬人人平等,老爺偏愛高人一等。】 1 佛山市裏水鎮,籃球場的籃筐被鐵鏈鎖住; 中山市南頭鎮滘心村,籃球場被當成了倉庫,附近居…

說說北京半馬事件

【人們厭惡的從來都是選擇性執法,所以也就極其痛恨雙標法則,故而,自詡正義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並非是真的替天行道保衛武林。】 1 只要你敢編,熱搜掛滿天。 給大家細數一下,過往案例里,官媒們發表過的那些勵志正能量新聞: 90後聽障女孩…

老流氓的褲襠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戲贈張先 · 宋 · 佚名】 1 都是些本身就下流的人,一旦混進了所謂的上流社會,就露出了岳不群的褲襠來了。 陝西的作家圈裡,有個另類奇葩,叫吳某敬。 這傢伙小學文化…

還是成都更狠啊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楊白勞和閏土的日子,也就更不好過了。】 1 自古川渝是一家,共同進步你我他。 重慶的燃氣事件上了熱搜,成都這邊的居民「不答應」了,你那叫事嗎,看看我們這邊的燃氣,那是一刀砍到大動脈了。 成都的范女士,四個月竟然交了1.…

漂在非洲的中國商人,在恐懼中等待暴富神話

納米比亞,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位置的陌生地方。 如果從上海出發,要乘20個小時的飛機,跨越一萬多公里,才能抵達這個位於非洲大陸最西端的國家。 二十多年前,一群中國商人正沿着這樣遙遠的航線來到了這裡。那時,因鄰國戰亂而…

把悲哀當笑料,並不高明

這是無流量的話題,尤其從這種很多人都覺得無聊的角度去寫。但這是悲哀的現象,它值得囉嗦兩句,給恰好讀到的人讀一讀。 81歲的瀘州大爺,花了25塊錢嫖娼,對象是57歲的阿姨。這麼一條消息,被一些單位當作「戰果」一樣的發布了出來。 我在詞條里看到…

川渝燃氣危機:一切鬼鬼祟祟都是犯罪

燃氣危機是一種政治:燃氣是城市的象徵(鄉村更多是煤氣罐),意味着既深入每一個家庭內部,又把個體連接成網絡。 中國城市的燃料來源,經歷了從煤球、煤氣罐到燃氣的發展,本質上是社會信任和公共性增加的過程,也是都市性「發生」的過程。 燃氣是一個網絡…

女兒被割喉的340天

伍琴曾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證明所剩無幾。 父親伍軍在塑料袋裡收納的幾張薄紙,概括了女兒25歲的短暫人生:中學畢業證、結婚證、死亡證明,以及一張白紙黑字的手寫「保證書」。 這是女婿徐林寫給女兒的。短短九行字,男人先是道歉,愧疚自己做了「最不應該的…

「核酸大王」,變身自媒體創業導師

時隔一年多,張核子終於現身了。 自核酸檢測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退場後,張核子也隨之淡出了公眾的視野。但從2024年3月,他開始在短視頻平台頻繁發布視頻。這些視頻的主要內容,大多是針對之前圍繞他的各種爭議進行「闢謠」。 偶爾,他還分享生活日常和…

秦始皇同款雖好 可不要貪吃哦

這幾天社交平台上關於同仁堂仁丹的討論很激烈。起因是一個月前,公眾號老爸講科學稱收到了一位居住在德國的王女士的消息。王女士說,自己去年因為腹痛前往醫院治療,結果被發現汞中毒。 經過排查後,王女士懷疑是自己和丈夫服用的同仁堂生產的仁丹導致。經過…

一單無法撤銷的快遞投訴

當你沒找到自己的快遞,想查詢它的去向,可能會在手機上點擊一個按鈕:「未收到貨」,你不知道的是,對快遞員來說,這項指令就是投訴。你想撤銷投訴,給客服留言、給快遞公司打電話,卻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投訴怪圈:越努力反映問題,快遞員被算為投訴的次數就…

「收費上升的幻覺」,會不會只是剛剛開始?

重慶的燃氣表衝上熱搜之後,我在很多社交媒體的評論里看到了各地網友說「自家燃氣費好像也上漲了」的評論。 建議去查查價格,或許不是「好像」,而是真漲了。 據財聯社報道:多地天然氣價格上調,燃氣公司開始推行順價機制。 網絡截…

血漿站背後的縣城青年

網絡圖片 一件「混蛋的事」 「抽血漿現在還能不能行了?」2023年春天,魏然最先收到趙偉這條消息。對方比他小3歲,剛剛成年。他們在網吧認識,幾乎每天聊遊戲,抱怨怎麼被拖欠工資,怎麼被女人劈腿。 獻血這…

細說香港——廢墟化進行時

2023年的香港可以用一句話總結:社會管理體系全面向大陸模式轉型。這一轉型動作非常的堅決和徹底,從行政體系到立法體系、司法體系,乃至包括最底層的區議員選舉全都包含在內,一起向大陸模式轉型。而香港版本的區議員其實就跟大陸的居委會主任差不多,應…

美國華人父母,培養出多少「失敗的谷愛凌」?

提起精英薈萃的地方,美國硅谷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科技是這裡的代名詞,海量的工作機會和可觀的薪水吸引着無數科技人才在此匯聚,其中包括數量龐大的亞洲移民。 然而在光鮮的背後,很多精英家庭的孩子卻承受着難以想象的壓力。 今年二月份,一個16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