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事实还是介入主观?——英国广播公司编采指引。
英国广播公司(BBC)从1922年成立至今,已经长期成为国际上深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这机构的编采指引(Editorial Guidelines)中有一句说话“fairly represent opposing viewpoints when included”,最近竟然在一法庭审讯上被控方错误引用。然而,这其实也是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新闻界内工作的人士,往往误解,以至错误引用为“金科玉律”。
事实上,英国广播公司上述编采指引,指的是“如实反映不同意见”,即是原原本本地把不同意见不折不扣地报导出来,编采人员不加添主观色彩。可是,最近有检控人员在一法庭上,故意引用上述编采指引,但却曲解为“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指新闻报导应该包括两种不同意见,所谓“平衡报导”。
明显地,有关检控人员没有学过新闻理论,未能掌握上述语句的确实意义。而社会中,包括一些新闻界管理层,也未必读过新闻理论,很容易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误解新闻报导应该“平衡”、“中立”、“没有立场”、“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
马克思反新闻检查
拙作不时指出,当有人要攻击不同看法的新闻工作者或新闻报导,就每每自以为是、甚至“理直气壮”地指责“你有立场”、“你不中立”、“你不持平”……可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偏见,是绝对错误的,只是“靠吓”、“吓唬人”。
大学读新闻系时,钻研过两种不同的新闻理论,一是主宰苏联、东欧、中国大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是英美西方社会的新闻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事业必须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老百姓讲话,不能够站在权贵的立场上,不应该维护权贵利益。马克思明确反对新闻检查。
诚然,名义上标榜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中,有多少新闻业能够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人民百姓说话,大家心中有数。再换一个角度,上述有关检控人员,如果拿“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这样的误解、曲解,去要求《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北京中央电视台……同样犯了极之严重的错误,而且是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这些传媒是属于中共“党的喉舌”,都具有政治立场,绝对不中立,不可能“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不可以散播“反党声音”!
新闻没有中立可言
当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任教时,已经向学生强调,新闻要如实反映事实,反映大众声音,没有“中立”可言。当大众受到权贵打压,如果“中立”,就会变成维护权贵。马克思反对新闻检查,认为新闻事业应该为人民百姓说话。西方的新闻理论也认为新闻事业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社会制衡力量(The Fourth Estate)。
可惜,即使在西方社会,即使西方传媒,也未必可以完全做到“如实反映不同意见”。笔者不时被中英文传媒采访,最近一次应邀接受一英语传媒采访,虽然新闻报导反映了采访双方的意向与立场,大原则没问题,但英语传媒记者却先行构思了整个报导取向、故事框架,然后摘取笔者三言两语,填入报导中。记者并没有如实反映被访者的完整说话,被访者只是变成“反映记者说话的工具”。
说清楚一点,这次采访是记者主动联络笔者,采访不只笔者一个人。但在报导时,给予观众的印象却变成是笔者主动联络记者。又如笔者再三提醒记者,不要指名道姓牵涉具体的什么机构,而且笔者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也根本没有提及某某机构。可是记者却偏偏犯了这个错误,报导时加入了某某机构,令人以为是我攻击某某机构。此事再转折到中文传媒,更把我报导成“台湾同胞”!这些传媒,借笔者去反映记者、编采的主观看法。各自加添主观色彩,“雪球”越滚越大!
新闻报导被介入主观、加添编采者的主观色彩,而不是反映客观事实,就容易误导大众。即使是传媒,也未必人人钻研过新闻理论,未必愿意“如实反映不同意见”。轻者为所属机构本身服务,严重者变成为权贵服务。
党媒不容相反声音
英国广播公司的编采指引,是要“如实反映不同意见”。当然,新闻工作者中也不乏佼佼者。《立场新闻》锺沛权了解上述英国广播公司的编采指引,他最近在受到质疑时,指出英国广播公司的编采指引,“是指如果文章包括反对观点的时候,反对观点表述要公平,不可以引述错。”
锺沛权指出有关检控人员“曲解了这句英文。”可是检控人员在被反问之后,却说“这个法庭不是辩论……你问这问题,跟议题有什么关系?”如果这跟议题没有关系,为什么检控人员又要拿出英国广播公司的编采指引来“借题发挥”呢?法庭不容许辩论?不容许辩方辩护?
专栏评论作者冯睎干,就指出英国广播公司一编采指引:“观众期望艺术家、作家和艺人能有自由,从一个角度去探索问题,并创作出反映自己独特声音的内容。”是“from one perspective”(从一个角度)三字,而不是从“多角度”,没规定必须“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
“道理”其实真的很简单,如果质疑《人民日报》、北京中央电视台有没有“公平地包括相反声音”,质疑者或检控人员无疑犯了一个非常幼稚的天大笑话!
(欢迎读者意见回馈,作者电邮:[email protected])
作者: 林 松(Dr LIN Bin JP),新南威尔斯大学 政治学博士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fb5faf67-845d-4496-ab27-f195f8350af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