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付“起底”现象 港府考虑封锁Telegram

不少港青在“反送中”期间使用的通讯平台Telegram可能遭港府“封锁”。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周一(16日)透露,正考虑首次引用《私隐条例》,停止或限制香港民众使用该平台APP。

港府2021年10月实施新修订的《私隐条例》,将“起底”行为刑事化。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锺丽玲周一在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公署去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期间,向12个网上平台发出227份停止披露通知,要求移除1,111项“起底”讯息,其中约8成讯息已被移除。

她并称,公署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分别就两宗涉干犯“起底”罪行进行拘捕行动;公署上周还与警方就另一案件进行联合拘捕行动,该案涉及有人在社交平台披露警务人员、70名立法会议员及其家人的个人资料。 

锺丽玲称,海外平台的“起底”行为猖獗,且讯息量庞大,但海外即时通讯软体提供者显得“不合作”。她称,公署会向海外平台发出警告信,并多次向其对口单位投诉,但相关“起底”讯息仍未见移除,即使移除后亦会“周而复始”地重复出现。不过,香港本地平台则是“百分百合作”,锺丽玲说,因公署会对不合作的本地平台做出即时行动。

被问及针对打击海外平台的法例不足时,锺丽玲称,除了要求海外平台移除讯息外,新修订的《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第66L条中亦赋予公署权力,停止或限制任何人接达相关平台上有关讯息发布所在的部分;以及要求主机服务提供者停止向相关平台提供服务,变相“封锁”整个平台。

锺丽玲透露,正考虑就屡次上载“起底”资料的平台设立黑名单,尤其针对那些屡次警告不改的海外平台。

亲中港媒《星岛日报》引述消息称,公署形容的“不合作的平台”正是港人常用的海外即时通讯软体Telegram,并称,公署已留意到香港2019年起绝大部分“起底”讯息来自多个Telegram的群组,使Telegram成为当局特别注意的目标。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