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经济架构前景迷离

据中国时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借由上任后的首次亚洲行,于日本宣布成立印太经济架构(IPEF),企图改善美国印太战略偏向军事威慑的刻板印象,与弥补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生效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经贸影响力减弱的问题。

该报道成,美国技术性地降低参与门槛后,目前IPEF共有13个初始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澳洲、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汶莱、纽西兰、菲律宾和越南,合计占全球GDP的40%,高于RCEP的30%,成为全球最大贸易集团。而IPEF专注的四大政策支柱─互联经济(主诉公平和有韧性的贸易,且有数位经贸等七个子题)、弹性经济(主诉供应链韧性)、洁净经济(主诉基础设施、洁净能源、脱碳),以及公平经济(主诉税收和反腐败),也符合当前时代所需。同时,体恤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IPEF并不要求参与国承诺参与所有四个支柱,而是可视个别情况选择部分参与。

美国著名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贸易专家M. P. Goodman指出,IPEF涵盖数位贸易协议对印太地区国家确有吸引力。毕竟,在数位贸易概念下,数据是构成全球价值链(GVCs)的核心要素,会影响全球的生产、贸易及投资,也会涉及到产品设计、生产及销售与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因而使数位贸易数据的标准化甚为关键。

然而,目前IPEF被专家学者认为其成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最终能否有具体的成果也属未知。有评论指出,目前的IPEF并没有出台更多的细节,同时IPEF缺乏市场准入原则,亦即没有端出印太地区参与国最期待的美国市场开放与降低关税等贸易优惠措施,且应仍以美国利益为先下,未必能让参与国维持初始参与的热情。IPEF的四大政策支柱聚焦在经济层面,但仍无法掩饰美国视其为抗中联盟的深意,在近半参与国(尤其是东协成员)无意在美中角力战选边站的情况下,可能会对IPEF的谈判改采消极态度。政治与军事上的印太战略或期许致力于经济的IPEF,印度都是美国极力拉拢的对象。但印度对参与IPEF仍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印方不希望被视为公开加入美国抗中行列,另一方面则是其较倾向于与美建立双边经济关系,对多边协定的顾虑甚多。因此,若在区域经济地位日渐增强的印度,对IPEF参与度不高或再度退群,多少会影响IPEF的含金量。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美国在国际间的可信度不如以往,即使拜登政府力主IPEF旨在建立一个新的、具约束力的贸易规则平台,且无须经美国国会批准,但鉴于目前拜登在国内的支持度不高,年底期中选举的压力又持续逼近,假如选举结果不利拜登,难保IPEF的后续规划不会纳入更多政治考量。

有专家认为,拜登政府希望维持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雄心,但在倾听印太地区国家需求的包容性两者之间能否取得平衡就是一个莫大的考验了。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