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雪梨双年展闭幕周 以台湾艺术交陪世界

驻雪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文化组在文化部支持下,二度携手雪梨双年展(Biennale of Sydney)合作台湾艺术家参展计画,继第24届雪梨双年展开幕周台湾焦点活动(Taiwan Spotlight Event)原住民艺术家宜德思‧卢信Idas Losin场次之后,于闭幕周6月4日在展场之一的“艺术空间”(Artspace)举办台湾焦点活动艺术家李俊阳场次。

雪梨双年展
驻雪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吴正伟处长(左三)、雪梨双年展执行长芭芭拉・摩尔(Barbara Moore,左二)、文化组陈芝仪组长(右三)、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及视觉艺术副教授麦书菲(Sophie McIntyre,右二)、雪梨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比莉·菲利浦斯(Billie Phillips,右一)、文化组黎天曌秘书(左一)。

 雪梨双年展执行长芭芭拉・摩尔(Barbara Moore)披著宜德思‧卢信Idas Losin致赠的泰雅族织布围巾致词:“本届雪梨双年展自3月开展,迄今3个月已超过60万人次参观,很高兴有台湾文化部、驻雪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及台湾艺术家共同参与这项文化盛事。我们从上一届就开始与文化部合作,也因为有文化部的支持,我们这次得以在新南威尔斯大学美术馆(UNSW Galleries)和“艺术空间”(Artspace)分别展出台湾艺术家宜德思‧卢信Idas Losin和李俊阳的作品。”

驻雪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吴正伟处长率办事处全体同仁出席并致词表示:“台湾艺术融合亚太与西方文化,并兼具传统与现代,展现台湾社会的多元面向及包容性,这些特色都呈现在李俊阳的作品。我们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齐聚一堂,为的是表达对表意自由、艺术自由以及每个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及支持。”

 李俊阳有两件参展作品,一件是长达十公尺的大型画作《庙会交陪仙仙仙》(Kau-pue Temple Fair: The Immortals, 2016-17),另一件是由12个竹节人组成的《竹节戏偶剑客系列》(Bamboo swordsman, 2018),“艺术空间”副馆长蜜雪儿·牛顿(Michelle Newton)表示很多观众非常好奇李俊阳这次展出的画作,询问画中的各色人物。

雪梨双年展
《竹节戏偶剑客系列》(Bamboo swordsman, 2018) (李政谚摄)

雪梨双年展
《庙会交陪仙仙仙》(Kau-pue Temple Fair: The Immortals, 2016-17) (李政谚摄)

 李俊阳考量自身健康,未能亲赴雪梨参展,特别录制了一段影片跟本场观众分享他的创作历程。他表示,家里爸爸、叔叔、哥哥都在做电影看板和庙宇的彩绘,算是家传的绘画与艺术天分,自己在台东出生,在花莲的部落长大,从小就跟很多不同族群的人一起上课,接触的语言非常多元,对于他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造就他的多样性与不同的底蕴。他从小开始画电影看板,一直到刻布袋戏偶、做布袋戏,后来也做一些表演和行为艺术,也喜欢流行的电影、民间传说文化、讲古,或是民间的阵头。《庙会交陪仙仙仙》是2016年台湾策展人龚卓军为做一个有关“交陪”的展览,将他带到台南佳里糖厂萧垅文化园区驻村三个月的创作成果,这张画有许多生活的累积,他将过去观察台湾的庙会、仪式,不管是汉人的、原住民的或是东方一些原始的元素,再加上地狱、山海,组成这张画,对于整个台湾的宗教仪式或者是视觉语言符号做一个整理,甚至有点开玩笑地,在很多小地方做了一些令人莞尔一笑的处理。

 他表示目前还是在做一些戏偶,这次展览也有一些竹节人,竹节人像阵头八家将会做一些表演,是一种玩具,也可以说是一种活动艺术、活动雕塑,很像以前摆摊或变脸。李俊阳并在影片中示范竹节戏偶剑客和布袋戏偶孙悟空,在他掌中活灵活现,虎虎生风,逗得现场观众又惊又喜,赞叹声此起彼落。

雪梨双年展
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及视觉艺术副教授麦书菲(Sophie McIntyre,右)说明李俊阳成长期间的台湾民主运动。雪梨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比莉·菲利浦斯(Billie Phillips,左)。(陈芝仪组长摄)。

 接著由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及视觉艺术副教授麦书菲(Sophie McIntyre)与雪梨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比莉·菲利浦斯(Billie Phillips)进行座谈,从1970至80年代李俊阳成长期间的台湾历史脉络、解严后的民主运动、本土运动、百花齐放的原民文化、庙宇文化、传统艺术等面向探讨对李俊阳艺术美学的影响。麦书菲副教授也分享去年带该校学生参访台北双年展,实地观赏李俊阳现场创作,甚至听他以自制乐器组团演奏的经验。她表示:“我从未见过像李俊阳这么特别的艺术家!”,直呼台湾的艺术文化太有趣了,并鼓励与会的朋友们应该到台湾一游,体验台湾丰富的艺术文化。

(供稿)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