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为何战败?

選自蔣介石1936年在南京對請願師生的演講

关于日本侵略我们中国的情形以及我们国家最近的情势,已扼要的说明了。现在再要回头补述甲午年中日之战,我们中国失败的原因,以为今后御侮图存的前车之鉴。

大家知道:甲午之役,我们中国以堂堂大国之优越的实力,惨败于蕞尔岛国之劣势的实力之下,这次失败的教训,凡是要想雪耻图强复兴国家的人,都不可不明白,尤其在现在外侮日亟国难严重的时候,大家格外要警心惕励,反省过去的错误,共同作最善的努力,我们国家才有新的转机!

甲午之役中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甚么呢?

第一就是由于内部不能团结一致。当时无论军事政治都不统一,既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无共同信仰的统帅。就军事而言,则军心不统一,军令不统一,军制不统一。在陆军方面,就有所谓湘军,淮军,和巡防营之别;在海军方面,就有所谓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之别。各自为政,各不相谋,军制、军令既完全不统一,军心自然分歧,力量自然分散。

例如李鸿章统率淮军对日作战非常吃紧的时候,张之洞这些人却在东南方面宣言保障东南和平,好像是另外一个国家。再看政府方面,在甲午以前,光绪已经临政,并且能够觉悟图强,励志维新;但是在慈禧太后控制之下,一无所施,宫中府中,分成帝后两党,总理大臣又贪污昏庸;再则户部尚书礼部尚书这些人都反对李鸿章。帝后两党暗斗于内,翁李两派倾轧于外,政治如此纷乱,要想决定一个国策,非常困难。总之,当时国内无论军事政治各方面,都是派别分歧,意见不一,权力不能集中,国力因之涣散,结果便只有被日本人各个击破,陷于惨败。这完全由于当时一般负责的人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只知争权夺利,为个人而不为国家民族。直到现在,我们全国上下,还不能真正精诚团结共同一致,拥护中央政府,来统一军事政治,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日本人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毫无顾忌的侵略我们,压迫我们!这是我们大家应该注意的第一点。

其次,甲午失败是由于满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和人民之愚昧无知。当时满清政府上自慈禧太后下至一般朝臣和各地方官吏,大都是昏瞆糊涂,骄奢淫佚,对于国际大势,冥然罔觉,而且妄自尊大,毫无振作图强的气象。一旦有变,又不能信任大臣,使能自由运用才智,行使权力。

在甲午前后负外交和军事重要责任的是李鸿章,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是当时的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和北洋大臣,他曾经到过外国,对于国际大势,当然只有他比较明了。在甲午战争将要爆发以前,他从各方面情形观察的结果,就知道:中国如果和日本开战,一定要失败,所以他不主张对日作战。

但是满清政府一般人昏庸腐败,不明白敌我两方的情形,也不知道战争的利害,又不注意加紧准备,祗是虚骄自大,盲目主战,不愿和日本和平解决,结果一败涂地,失土丧师,种下现在国家危亡的恶因,使我们受到如此的耻辱和苦痛。这就是由于满清政府不能信任李鸿章,以为他是汉人,不放心给他军政大权,所以随时随事都牵制他,不许他自由行使权力,以致不能尽量发展他的才智,自由运用他的政略和战略。如果当时慈禧太后真能将全权付托于他,使他能自由行使一切策略,我相信甲午之役,决不致弄到这样失败的地步!

这一段是讲当时满清政府应付外患的情形。再看当时一般国民对于国难的态度又是怎样呢?从刚才所说,当时政府一般人之昏庸腐败,军事上一般人之无国家民族的思想,就可以推知当时一般人民之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尤其那个时期已经在满清入主二百五十年之后,一般人民所受的奴化教育之影响很深,更不知道国家民族为何物,和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应该负一种甚么责任,格外不知道如何自救救国的道理。毫无组织,无能力,无精神,无勇气来共赴国难。这种国民对于国家当然没有作用,尽管有四万万之众,也不能敌人家四五千万人,甚至在人家眼光里如同没有一个人一样。这样的国家,当然被人家侵略压迫;和人家斗争,当然要失败!

由此可见:我们要御侮救国,一方面固然要政府一般人精明能干,负起责任;一方面更须全国国民都知道爱国家爱民族,都有组织,有纪律,有精神,更有民族的自信,然后可以发挥整个伟大的力量,突破国难,完成复兴的事业。再其次,甲午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政府对敌情认识不清,缺乏适当的整个政略和战略。

要晓得:凡是决定一个政略或战略,第一必先将敌我两方一切的情形及其所有种种的关系认识清楚,从而推知其将来可能的变化,如此所决定的一切政略和战略,才能适合应用。第二必须随时立于主动地位,不可陷于被动地位。所谓立于主动地位者,就是能进能退,能攻能守,可伸可屈,可刚可柔,一切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思来决定,能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才有运用之妙,能收克敌致胜之功。第三必须先发制人,攻破敌人的弱点,同时,注意补救自己的弱点。第四必须根据国家内部各种人事物力的现况以及外国环境的种种条件,就于全盘的利害得失详密打算,来决定整个的政略和战略。不可枝枝节节,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应付。根据这四大原则来决定政略和战略,一定可以发生最大的效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我们研究甲午之役的情形,便不曾如此决定整个适当的政略和战略,从开始冲突到战败为止,满清政府对日本的一切情形以及国际间的整个关系,始终没有认识明白。起首不知道日本早有与中国开战的决心,以为中日问题总可以依赖外交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军事上的准备落后,使日本处处立于主动,得制机先。

至于外交方面,当初中国在朝鲜乱事平安后,即约日本同时撤兵,日本坚持不肯,各国都不以为然,中国在外交上获得各国一致的同情,可说已占占到主动的地位;但是后来只注重结好俄国一国而漠视其他各国的利害关系,因此惹起各国的妒忌,日本就乘机活动,使各国对中国的同情,渐渐减少,日本便由被动而转为主动的地位。一方面中国虽结好俄国,但俄国也很少帮助,中国因而完全陷于被动的地位。可见当时对于外交运用,完全失当。

在外交上还有一件事情,事虽小而关系非常重大,就是在反对日本出兵到朝鲜的时候,便抗议说朝鲜是中国的藩属,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后来在反对日本干预朝鲜内政的时候,便抗议说朝鲜是自主。中国既以“自主”字样形诸公牍,日本自然更可借口侵略朝鲜。后来为这一点小错引起外交上的大纷争,这种失败,完全自取。

至于军事方面,因为事先毫无准备,及至战端一开,便手忙脚乱,以致失败。当时日本的海军实力,远不及中国,如果中国海军能够先发制人,先以全力对付他的海军,一定可以消灭他们,夺得制海权。但是当时中国方面没有这种自信和识力,一切军事行动,事前既毫无准备,又因道路较远,交通不便,行动非常迟滞,非两三月不达。日本到朝鲜则非常便利敏捷,就此一点,凡是懂军事的人都可以知道,中国不宜和日本在朝鲜作陆地战,否则日本即可操必胜之权。但是当时中国当局不明白朝鲜实地交通的情形,要赶到朝鲜去作战。果然中国军队刚才出发,日本军队已经在汉江口遍布水雷,断绝海道,并且占据很多要隘,以逸待劳,中国军队不得不由陆路绕道前进。当时牙山的中国军队孤立无援,非常危急,中国便用舰队护运军队辎重赴牙山应援,竟为日本舰队所截击,全军覆没。同时陆路援军已不能赶到,牙山军队便一直退到辽河以西,不仅朝鲜完全丧失,旅顺大连威海卫以及辽河以东的地方,都被日本占领。陆军经平壤一战,一败涂地,海军经黄海一战,全军覆没。

这完全是战略的错误,如果当初根据先发制人攻击敌人弱点的原则,先以海军的全力消灭日本海军,夺取制海权以后,再来运输陆军入朝鲜,在海上就毫无阻碍,更不怕被人家袭击,而安然登陆和日本陆军对抗,我们海陆并进,日本非败不可的。乃计不出此,而用兵舰护运军队,以致陷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而归于失败。

由此可知甲午之役之所以失败,并非中国武力不及日本,而是失败于武力以外的种种原因,这种种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御侮救国最宝贵最切实的教训。语云:“失败为成功之母”,只要我们全国上下切实反省,根据过去一切失败的教训,奋发自强,共同奋斗,国家一定可以挽救,民族一定可以复兴!

甲午战争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甲午战争,国际通称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

最终大清战败,只得向日本求和,签下《马关条约》。1895年间,清廷派李鸿章前往日本签约。条约指明,清朝须承认朝鲜为独立国,撤出朝鲜半岛。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条约又要求清朝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赔款,日本便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中国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个通商口。日本货物在中国内地必须免去内地税。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东亚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后,台湾和澎湖沦为日本殖民地。1896年,俄国以迫日还辽有功,与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俄国在1898年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德国则强占胶州湾。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著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甲午战争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此役后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急转直下,而日本则跻身为列强之一。《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激起中国知识份子对国情的反思,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对自身弱点有更深认识,促使后来政治制度的改革,于是就出现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以及百日维新运动。

(来自维基)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