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破灭?中国半导体“龙头”紫光无力偿债濒临破产

中国著名企业紫光集团12月10日发布公告称,集团无力兑付当日到期的4.5亿美元债本息,同日违约的还有紫光集团境内发行的债券“18紫光04”。这是继紫光集团11月首次爆发境内债违约之后,再次引爆的境内境外双违约。市场普遍认为紫光距离破产已经不远。

据财新网报导,紫光集团12月10日在联交所的公告称,集团在香港发行的,规模4.5亿美元、票息6.0%的海外债因无力偿还本息而宣告违约。紫光芯盛表示,这将触发其发行的三笔共计20亿美元的交叉违约。其中一笔最先到期的10.5亿美元将在2021年1月31日到期。

就在同一天,紫光集团称,集团无力偿还“18紫光04”公司债本息,宣布再次违约。“18紫光04”公司债发行于2018年12月7日,为期5年,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2019年至2020年一年的利息合计为2.6亿人民币。

大约一个月前的11月16日,紫光集团曾传出无力兑付 “17紫光PPN005”私募债的消息。有报导称,紫光集团曾向债权人提议延长偿付期限,但是没有获得认同,遂告违约。

“17紫光PPN005” 2017年发行,本金13亿人民币,票面利率5.6%。之后,紫光集团债信评级遭到断崖式下调,因担心有交叉违约的嫌疑,紫光旗下多档债券的交易价格接连两日暴跌,11月18日紫光集团4档还未到期,总规模24.5亿美元的债券在香港交易所暂停交易。

截止到目前,紫光集团仍未能和持有“17紫光PPN005”公司债的债权人达成债务展延协议。有分析人士认为,若紫光无力还债,很可能步入方正集团的后尘,宣布破产。

是什么让紫光陷入“窘境”

前财经记者,著名评论人王剑说,紫光集团之所以面临如此窘境,原因有二个:内部掏空、过度并购和过度债券。

王剑说,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原名清华紫光。因是校办企业所以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先机,比如它可以拿到最优惠政策的土地,获得大笔的投资资金,又赶上2000年前后电子产品大发展时期,可以说发展空间巨大。

王剑举例,紫光集团下属企业长江存储先从第一期“大积金”基金中(该基金总计1400亿人民币)获得1000亿投资。因为国家比较重视“长江存储”里的项目,后来又获得700亿的投资,这两笔投资加起来就将近2000亿。而现在紫光集团的资产有2900多亿,其中负债高达2000多亿。

王剑说,紫光集团的弊病之一是内部掏空严重。紫光集团是校办企业,大股东学校(学校占51%的股份)不负责运营,小股东负责运营。在这样的情况下,集团内人事斗争激烈,被掏空现象也十分严重。就拿紫光集团的CEO赵伟国来说,他近年投资成立了3家企业,这3家企业又投资了5个公司,这些投入加起来正好132亿,而这132亿都是从紫光集团中掏出来的。

紫光集团的弊病之二是过度并购和过度债券。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投资回报周期很长,但是紫光集团并购的企业太多,这些企业的收购价格本身就很高,又多是亏损企业,收购后需要不断地投资,直到开始赚钱,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没有钱怎么办?发债券,就这样债券越发越多。而现在经济下行,发债不易,当企业没有办法掩盖亏空时,就只能破产。

近期大陆十家国企连环爆雷

据美国之音报导,此前北大方正、华讯方舟、华晨汽车、安徽外经建设、河南永煤控股等九个国企爆雷,紫光集团是第十家爆雷企业。

报导称,做为中国当局重点扶持,在中国称为“半导体龙头老大”的紫光,若无力还债,很有可能像方正集团一样,被迫宣布破产。对于紫光集团的现状,不少媒体以“中国科技神话再度被戳破”,“中国半导体梦碎”来形容,很多台湾媒体表示惊讶,毕竟前几年,紫光集团还曾“放话”要收购台积电。

紫光集团爆雷引发中国商界及投资人圈的地震。路透社称,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宣布降低紫光集团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将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BBB调降至B(11月16日前等级AA,16日降至BBB)。 

紫光集团简介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清华控股下的企业集团,前身为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3年改称清华紫光总公司,2005年改为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等公司。

据百度百科称,紫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也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紫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在企业级IT服务细分领域排名第一,号称世界第二。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