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雪梨市政厅前高歌一曲随想

愿荣光归香港——雪梨市政厅前高歌一曲随想

 日前在雪梨市政厅前高歌一曲《愿荣光归香港》,想起九十年前1934年鲁迅的名句“敢有歌吟动地哀”。之前多年引吭高歌一首港人熟悉的著名歌曲,会有很多人和应,团结一起齐声高唱的都是“同路人”。

然而,今次只有零星微弱的个别附和,现场有几个人虽然身穿与香港有关的上衣,却明显对这首香港名歌无动于衷,甚至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毫无反应,好像从没听过,未知这几个人是否来自香港以外的其它地方?

提起“东方之珠”这地方,比较多人听过罗大佑创作及1991年演唱的华语版本《东方之珠》:“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回望过去沧桑百年

《东方之珠》这首歌,更早还有1986年关正杰演唱的广东话版本:“回望过去,沧桑百年,有过几多凄风苦雨天。”不过,再早其实尚有一首同名歌曲,是1981年顾嘉辉作曲、郑国江填词、珍妮演唱的《东方之珠》:“念旧日信念何顽强,几经风暴雨狂还冒巨浪,新的迫害,新的引诱,有正有邪何处是岸……”

事实上,七十年代后期的香港,已经创作出励志的歌曲。1979年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关正杰演唱的《天蚕变》,奋发人心:“独自在山坡,高处未算高。命运在冷笑,暗示前无路。浮云游身边,发出警告,我高视阔步。……经得起波涛,更感自傲,抹去了眼泪,背上了愤怒,让我攀险峰,再与天比高!”《天蚕变》这首歌,与“丽的电视”同名剧集,互相辉映,受欢迎程度追过当时的对手“无线电视”。

步入八十年代,香港电视剧集走进黄金时期,产生很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歌曲,这些歌曲与电视剧互相影响,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香港文化,甚至影响海峡两岸而至东南亚。

1983年电视剧集《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由顾嘉辉作曲、邓伟雄填词、罗文和甄妮演唱的主题歌曲《铁血丹心》,更加成为香港经典。由于非常喜爱这首歌,自己多年前拜师学习声乐,也趁机练习这首歌。

射雕英雄铁血丹心

但如果不是那个年代的香港人,并不容易理解《铁血丹心》这首歌曲。因为这首歌是为武侠剧集而创作,所以歌曲本身的男女声合唱,唱起来有点像打架那样。看过剧集的人会听得津津有味,没有看过剧集的人可能不明所以,不懂男声女声为什么在打架?!

“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这首歌成为笔者的最爱,多次在好市围、宝活市、东林村的节日文艺汇演中上台献唱,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由于已经多次献唱《铁血丹心》,其后挑选了1982年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主题歌曲《万水千山纵横》,但参考的是罗文演唱的版本,而不是关正杰演唱的原版,原因是罗文的风格更加豪气,更加显现美声:“万水千山纵横,岂惧风急雨翻?豪气吞吐风雷,饮下霜杯雪盏。独闯高峰远滩,人生几多个关?却笑他世人妄要将汉胡路来限……”

今年多次被人问及,上台献唱有没有胆怯?怯场?初次上台的话,当然会怯场。但积累了十多年经验,倒是看到了台上台下各式各样情况。经常想起小学时期,有一次班主任要离开教室,由于我读书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就被班主任吩咐站出来看管两个班的同学。可读书与管理其实是不同的两回事,我站出来后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做,结果引起两个班的同学哄堂大笑! 

上台也是一种练习

为了克服站出来的紧张,就把上台当成一种练习,每次上台都是一次练习的好机会。以前挑选配乐,要找主旋律乐曲。近年才发现,歌星演唱的时候,配乐是要突出演唱的人声,而不是突出音乐。原来挑选配乐,也是一种学问。

现场演唱,台上放有面向歌手的扩音器,或称监听器(Monitors),旨在让歌手听到自己声音和音乐,以便保持节奏和音调。这跟面向观众的扩音器,或称主扩音器(Main Speakers),用途不同。这也是上台吸收经验,才发现的,才知道如何去调整。

至于观众用手机拍摄,也跟录音室的专业录音器材不同,两者相差极大。有些朋友不懂,把普通手机拍摄的,拿来跟录音室专业录音的演唱去比较,这对歌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普通观众并不懂得,这也难怪。

普通观众,对歌手的评头品足,对歌手来说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普通观众没有接受过声乐训练,却往往喜欢指手画脚,这是人生常态,大可一笑置之,无需放上心。

香港开埠一百多年,从沧桑走向光辉,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会,现在却倒退变成“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想起鲁迅说“于无声处听惊雷”,愿荣光归香港!

(欢迎读者意见回馈,作者电邮:[email protected]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