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二)

文/清箫

 

在讲正题前,我先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热的AI(人工智能)。现在有人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问AI,想写什么东西也找AI帮忙,似乎可以节省许多时间。需要强调,我们学习,绝不是只学知识点,有些问题是AI无论怎样发达都无法解决的,包括学传统文化在内。文史并非靠死记硬背与查资料学成的,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心术和精神,其次是方法。目前是21世纪,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名利心也越来越重,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几本好书。然而,提升学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从中所得绝不仅是名利。上期我讲到传统文化中的修炼内涵,在读书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就会改变,如读历史人物,孩子们学好的行为,识别不好的行为,成年后再读,一样会有所触动。这世界无论如何热闹,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刻,学会与书籍对话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希望各位不怕孤单寂寞,如果真心热爱,不妨坚持下去。学问最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敬意、严谨、毅力、踏实,都在心性层面。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有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到自己借书求学之不易。他出身贫寒,早年家里缺书,便找藏书的人家借,勤奋抄录,还要在约定的日期还书。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都结成了坚冰,他的手也被冻僵,仍不愿放松抄书。那时难以见到名师,他就走百里远的路向同乡前辈请教。宋濂自称愚钝,也遭到前辈训斥,但挨骂后态度更加恭敬。他的求师之路非常艰难,要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大雪深达数尺,还要住旅馆,每天只吃两顿饭。这样的条件当然比不上锦衣玉食的家庭,然而宋濂终靠勤学成为一代大师。我们现在的条件比宋濂不知好多少倍,电子书很便捷,遇到不懂的问题上网查,难道一个个都是大师吗?所以更应该珍惜环境呀。

 

1
(图:Adobe Stock)

现在是网红时代,许多人急于求名,殊不知再快也需要慢功夫。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耗费半辈子的精力著成《日知录》,自少读书,每有所得就记下,不断做修改,累积三十馀年,态度严谨,精益求精,极少有错。该书中有句话说:“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我们未必追上他的学问,但若有其一半精神,何愁做不出成果?

今天这个时代几乎可谓不缺少资源,而是缺少甘愿寂寞的心。历史上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多数都曾逆流而行。

 

1
(图:Adobe Stock)

随著读书增多,想必各位不难发现,如果前面的基础不牢,后面的麻烦会越来越多,最后还要返回去巩固基础。所以以下内容从基础的小学谈起。

上期提及,小学在经史子集中的经部内。此处所指的小学并非现代小学,而是传统的小学。古代小学可分为训诂、音韵、形体。简言之,训诂就是解释字义,譬如《尔雅》就是训诂最典型的书之一。或许有人会说,华人几乎都能识中文,还需要学训诂、音韵和字形吗?若你真对古代文史感兴趣,最好研究一下小学。

各位千万别小看小学。大家都知道宋代首屈一指的大儒朱熹,今人若能达到他的水平,已可谓相当不易。他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为之作注,却因小学功夫尚不够深,其注释引发很大争议。如何解释“格物致知”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焦点。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他将“格物”解释为“穷至事物之理”,是否正确呢?根据《尔雅》,“格”可以训为“至”,这没问题。章太炎认为,不能因为“至”可以释为“极”,“极”可以释为“穷”,而辗转将“格”释为“穷”。朱熹说“物”就是“事”,是否也正确呢?钱穆认为“物”意为“标准”。《礼记》中有一段话:“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意思是仁人、孝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道德标准。各位不妨也研究一下训诂,看哪种解释最合适。我们做学问,不必急于追求标准答案,学经文史更应该注重慢功夫。

在此推荐一些书,若想更加了解汉字的字义、字形,建议阅读《说文解字》、《尔雅》、《文字蒙求》。《尔雅》是辞书之祖,若想研究古书,最好读一读《尔雅》。它不单是一部字典,也包含有趣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各种山水草木、鸟兽虫鱼。《说文解字》由汉代许慎撰写,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之作。清代段玉裁著有《说文解字注》,可以作为辅助。《文字蒙求》也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作者是清代学者王筠,该书曾在民国初期作为高等小学教材使用。

 

1
(图:Adobe Stock)

举一些例子,带大家感受古人对汉字的解释。

譬如“武”字,大家都认识,《说文解字》引用楚庄王的话:“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武”即“止戈”,停止战争,武的最终境界和目的是和平。

我们再看汉字中的数字,离不开道家文化。《文字蒙求》说:“一象太极,二象两仪,三象三才,故数成于三。而一、二、三同体,至四则变。”“五”的古文字形像一个X,《文字蒙求》称:“《河图》五数居中,《洪范》五为皇极,故其字象交午之状,四通八达之意也。”

再看“音”字,我们现在遣词造句常说“声音”,把“声”和“音”视为一样,其实两者是有些区别的。《说文解字》曰:“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征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礼记》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都源自人心。情感表现在外,产生声。声变得有节奏韵律,便成为音。

提到“鬼”字,大家脑海中想必都会浮现恐怖的画面,然而,“鬼”可以指人的祖先。《周礼》中的“人鬼”其实是祖先,而不应将其解释为“厉鬼”。

 

1
(图:Adobe Stock)

汉字有一个重要特点:形、义、音三位一体。每个汉字都是一个小世界,经过精心组合后,可以构成如画之美、音乐之美、联想之美。若要更好地领会中国古诗词之美,可以读一读韵书,了解古代的发音。

古代汉语可分为四种声调:平、上、去、入。上古时代还没有这种分类,到南北朝时,沈约和周颙发现可以如此归纳声调。《南史》记载:“(沈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周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那么我们怎样辨别古代四声呢?简言之,平声是平直的,上声是先降后升的,去声是全降的,入声是急促的。譬如“东”是平声,“董”是上声,“送”是去声,“屋”是入声。现代普通话已经取消了入声,曾经的入声字被归纳进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至于哪些字以前是入声字,需要去查古代韵书。

 

1
(图:Adobe Stock)

有些古诗词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读,会觉得不合格律,其实是因为音变了,而作品本身没有问题。

以纳兰性德〈蝶恋花〉为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是仄声韵词牌,要押韵的位置必须填仄声字。“月”、“玦”、“洁”、“热”、“绝”、“说”、“歇”、“蝶”如果用现代普通话念,不全是仄声,但它们曾经都属于入声字。在《词林正韵》中,这些字都属于第十八部。

中国古诗词讲究平仄与押韵,平仄形成抑扬顿挫之感,产生节奏之美,押韵又形成回环之美。学习老四声和古韵,能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古诗词。古代的韵书包括宋朝的《广韵》、《平水韵》等,曾作为作诗的标准。《广韵》之前有唐朝的《唐韵》,可惜原书已佚失。

 

1
(图:Adobe Stock)

明末清初李渔编写了一本《笠翁对韵》,篇目照《平水韵》排列,有助读者掌握押韵和对仗,可谓轻松的启蒙读物。在此摘取一小部分内容供诸君欣赏: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其中,“风”、“空”、“穹”、“蒙”、“中”、“红”、“东”、“翁”都属于《平水韵》内的“一东”韵。

还有一本清代车万育撰写的《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编排相似而内容不同,也可阅读。若能背诵,举一反三,对作诗会有帮助。

今天先聊这些。文末一点建议,尽量读正体字的书。简体字导致一些本应该区分的字在字形上没有分别,如“头发”的“发”和“发明”的“发”,“北斗”的“斗”和“争斗”的“斗”。望诸君留意。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