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能注水,但税收没法撒谎,看完各地数据,我很心惊

真实逻辑其实很容易发现,就看你是否擅长发现。

比如GDP的数据能注水,但税收没法撒谎啊。

所以一个城市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还得看税收。

而看完了各个城市去年的税收数据,我还是有点心惊。

一、税收30强和经济30强的对比很有意思

在地方税收中,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三大最主要的税种,我们用三大税种的和来衡量一个地方的财力,然后对比看看当地的GDP数据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上海、北京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和第二,实力毋庸置疑,无论是财力还是经济水平,都远远拉开和后面城市的距离,深圳和广州都是第二梯队,而排在后面的重庆比苏州、杭州和成都的GDP都强,但是税收却只有后面三个城市的一半多一点。

一般来说,GDP和税收应该成正向关系,如果GDP高,但税收不行,说明本地经济中非产业经济因素比较多,比如房地产。

而顺着往下,我们可以摘出几个GDP实力和财政实力“不对称”的城市:

1、GDP属于前30但税收不属于前30的有:温州、大连、徐州、唐山、烟台、南通、泉州。

2、税收能进前30但GDP靠后的有:福州、长春、沈阳、珠海、鄂尔多斯、嘉兴、厦门、榆林。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3、一般来说,增值税占到三大税收的5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如果低了,说明城市里产品服务的流通交易的速度在放缓,货币在流转的过程中大量沉淀在了企业和居民手里,经济容易放缓,比如济南、珠海、沈阳等。

4、而个人所得税越多的城市,尤其是个人所得税/GDP比重越大的城市,说明这个城市里的中产数量越多,他们有着强大的工作能力、比较富裕的财富水平和旺盛的消费需求,城市经济容易高速增长。北上广深苏杭、南京、成都这些不用说,都是一二线城市,但GDP排名靠后的珠海、青岛、厦门、常州这一数据也比较高,说明这些城市“隐藏的中产”比较多。

二、罚没收入占比反映的就更有意思

罚没收入/税收总收入这一指标,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或者说,城市温度。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

1、罚没收入/税收这一比值的前30城里,广西、湖南、内蒙这三个省份就包揽了接近一半儿,剩余的也多为四川、河北、贵州等省份,

这些省份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走“强省会”模式的省份,绝大部分资源优先给到了省会大哥,而周边的小弟很多贫困市和贫困县。

2、这些强省会周围的弱势地市都比较有共性:经济结构单一,财政压力大,而且持续被周边的省会中心虹吸,因此也就有着强烈的依靠罚没收入来实现财政增收的冲动。

3、罚没收入最高的两个市都是广西的,而广西本省又没有什么好的产业,因此极大依赖房地产,省会南宁30%的GDP都是由房地产贡献,因此房地产一撑不住,整个广西连个“带头大哥”也没有了。

4、一个比较诧异的是大连,在罚没收入比的上榜城市里可以算是唯一一个特大型城市,罚没收入达到了238亿,而全年的税收也才2000亿。

5、另一个比较诧异的是山东的枣庄,作为南邻江浙沪,北接京津冀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山东一直都是想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省份,这次的上榜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透过数据看到真实,或许这才是数据的作用。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马江博说趋势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