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要求國際學校使用統一教材 英國名校撤離中國

此前中國發布新規,將嚴厲審查國際學校課程,多所國際學校引發退意。11月2日,英國名校威斯敏斯特公學(Westminster School,又名西敏公學)正式傳出消息,稱其已取消了在中國開設一系列學院的計劃。

威斯敏斯特公學位於成都的第一所學校已經建成,原定於在今年9月開學,招收2,000名3歲至18歲的學生,以雙語教學。不過,11月2日,學校公學董事會主席馬克•巴頓(Mark Batten)致信學生和校友說,該計劃由於疫情和「中國教育政策的近期變化」而結束。

在信中巴頓稱,「我非常遺憾地寫信告訴你們,威斯敏斯特公學的這個項目已經結束……,很不幸地,現在發展此類學校的前景,已與2017年大不相同」。

今年年初中國整頓教育業,發布新規規定,從幼兒園到九年級,國際學校必須教授與中國公立學校相同的課程。這意味着,現在國際學校必須教授與中國公立學校相同的,「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教材。

新規還限制外國控制和參與私立學校運營,要求學校董事會成員為中國人,並試圖規範昂貴的學費。

有分析認為,中國當局此舉是為了配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確保「正確」思想的推動。

據悉,威斯敏斯特公學原計劃到2028年在中國開設6所學校。但在中國當局發布新規禁止私立學校使用外國課程和教科書教授中國公民後,就已退出這一計劃。

威斯敏斯特公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制定了多項新的教育法規,這將影響成都擬建學校的運營。……不太可能獲得在最初計劃模型上運營的許可證。」

實際上,多所國際學校在中國開辦初期,只錄取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但因國際學校競爭日趨激烈,在擔心招生受到影響的情形下,才開始有學校錄取中國籍學生,卻也因此被納入中國官方的管轄。

威斯敏斯特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培育出多位英國首相(6位)、藝術家、作家等知名人士。

據悉,威斯敏斯特公學在中國建校的目的,是希望把在中國的收入拿來貼補倫敦的弱勢學生,卻因中國當局的一紙新規,化為泡影。

另外有媒體稱,威斯敏斯特公公學、聖保羅女校等。

據《泰晤士報》報導,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保守黨議員湯姆•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表示,習近平在監督正在縮小範圍的「文化交流」。他說:「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決定。可悲的現實是,在習近平的中國,文化交流的空間正在縮小。」

《金融時報》引述跟進英國學校海外擴張的《好學校指南》(The Good Schools Guide)總編輯拉夫•盧卡斯(Ralph Lucas)認為,「已經在中國營運中的學校或許會留下來,但若有人現在才來加入,那是極愚蠢的。」

今年4月,英國《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曾經報導,中國的新規讓多家英國學校不願承認自己在中國設有學校,因為這會影響學校在西方國家家長中的聲譽。

報導還稱,由於擔心中國官方的這項限制會影響學校聲譽,部分英國教育機構在中國開辦的國際學校正打算撤離,轉往越南、埃及及其他非洲國家開辦。

對於中國當局的新規,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稱,教育部干涉國際學校辦學是進一步擴大洗腦範圍。他說:「現在中共把手也伸向了(國際學校)這個領域,是習近平上台以後越來越控制意識形態領域的表現,同時也是他沒有任何自信心的表現。現在中共在這方面加緊控制是知道這些學校教育出的學生不效忠中國共產黨那套和國際社會背道而馳的價值觀。」

陳奎德認為,推行全國統一課程不僅是為了控制出身於中產階級以上家庭的中國學生,更是為了洗腦在華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

陳奎德還稱,此舉必然會招致經濟和文化層面的反彈。他說:「有些外國專家不會讓孩子上中國的黨化教育學校,可能會回國,這些人任職的公司恐怕都會受到影響,這些公司會逐漸和中國脫鈎。」

陳奎德預測,在中共的新規下,即使有些已經在華經營的學校暫時不撤離,也很可能會考量選擇不再招收中國籍學生,以避免當局的監管。一旦如此,中國正在成長的新一代人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渠道將被進一步收緊。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