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到一張截圖,內心五味雜陳。
前不久,才強調要精減體制人員,「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
沒過多久,體制內又要擴容了。
相關通知指出,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實施2023年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
當然,也不能說這兩者就是彼此矛盾,畢竟,穩就業是頭頂大事。馬上就有超過一千萬的大學畢業生湧向社會,必須找到更多渠道來承接這股洪流。
不過,對普通人來說,其一,國企與機關事業單位能提供的飯碗畢竟有限;其二,體制內是你爭我搶的香餑餑,不僅要拼實力,也要拼關係。
針對「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網友的留言是這樣的——
大姑八大姨家的孩子終於有機會了,普通人洗洗睡吧。
然後再進入過去一件活三個人幹的局面,時間久了,效率低下,繼而下崗裁員,劉歡再來一首從頭再來!
所以,實話實說,這樣的刺激性利好政策,跟普通人的關係並不大。
普通人家的孩子,還是需要從市場中尋找機會。
二
畢竟,有數據表明,九成以上的工作機會,是由民企提供的。
說到就業,說到內卷,作家余華最近在一次訪談中說到的一個觀點,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他的大意是,當一個人大學畢業後發現,從事的工作其實讀完中學就可以勝任了,內心一定是悲哀的。問題的關鍵不是讓孔乙己脫下長衫,而是創造更多機會,讓孔乙己不必脫下長衫,而這需要經濟重回快速發展通道。
是的,我們需要讓經濟肌體恢復活力,將那些消失的崗位找回來。
所以你看到,最近,對民營企業喊打喊殺的聲音不見了。
寫到這裡,我想順便提一下深圳。
很少有哪個城市的發展像深圳這樣,與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有着如此緊密的聯繫。那些你耳熟能詳的深圳名企,無論是老牌企業還是新興企業,無論是「巨無霸」還是「小而美」,它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民企。一部城市發展史,也就是一部民企成長史。簡單說,很多人投奔深圳,就是投奔深圳大大小小的民企——當然也包括部分外企——去的。
而深圳之所以能夠催生出大批優秀乃至卓越的民營企業以及企業家,與城市相對開放包容的氛圍有關。
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民企,當然也要以同樣的心態對待外企。
是的,我這麼繞一下,主要是想說,現在,對民企喊打喊殺、對企業家點天燈的聲音雖然消失了,但對外企喊打喊殺的分貝並沒有降低。
以最近的寶馬事件為例。
因為據說沒有給中國人發冰淇淋——其實發放者也是中國人——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包括一些網絡大V高喊,寶馬,滾出中國!
一個影響很大的公號大V說,沒有寶馬,中國照樣萬馬奔騰。
這話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也獲得了高贊,但我從中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這樣一種空洞抒情不僅是廉價的,而且是有害的。
這樣的口嗨當然讓很多人覺得受用,但代價,可能也需要這些受用者去承受。
還是數據最直觀。2021年,華晨寶馬納稅金額超過430億元,華晨寶馬連續16年成為瀋陽最大的納稅企業。此外,如今的寶馬集團在華機構總人數已超過28000人。
如果寶馬真的滾出中國,對這些員工、家庭,以及更多的上下游供應商意味着什麼?
三
一個需要警惕的現象是,愛國這個如此高貴的詞,正在被一些人廉價濫用。
蛇蠍心腸、千夫所指的逼死老公蘇享茂的翟欣欣,打起了愛國牌,稱離婚原因是「蘇享茂不愛國」。
今天一起衝上熱搜的新聞是,某30歲壯男攜妻到日本旅遊,入住東京一家酒店,其間假借問路將一名20多歲的日本女子拖入附近大樓的男廁內實施性侵。
有人說,該壯男自稱是為了給南京大屠殺復仇——聲明一下,此說沒有見諸報道,不排除是網友杜撰,但是,我們中有人到日韓旅遊時,故意將酒店的水龍頭打開,並宣稱這是愛國,這樣的事情是千真萬確發生過的。
而且獲得了很多點讚。
國家層面在大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但是,一些狹隘心態的愛國者,不,礙國者,正在用自己的言行,對這樣的努力進行消解。
事實上,如果民企躺平了,外企跑了,市場一片肅條之際,最大的買單者,恰恰是他們,是那些為無腦盲目排外行為而歡呼的人。
莫非這就是一種報應?
我們,不,他們,何時才能走出這種宿命的怪圈?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常識流通處)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f03b57a9-d81d-45c9-9c48-465dd7200442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