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vs共存——防疫策略的龜兔賽跑

距離在中國的北京舉行冬季奧運會,大約只有半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因此近日成為焦點的新聞,當然是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不斷在中國大陸各地爆發,特別是近日連北京與天津等地,都出現變種病毒的個案,令人憂慮會否影響北京冬季奧運舉行。 

自2019冠狀病毒在中國武漢爆發以來,中國大陸所採取的策略,就是當初北京政府批評外國的做法──堅壁清野、徹底封關以及「清零」,打算透過完全封鎖的策略,去阻止病毒入境;因此除了幾近與世隔絕,完全不與外界往來,以至連東京奧運與北京奧運都拒絕參加的朝鮮以外,中國作為一個全球重要經濟體系,幾乎採取了全世界最嚴格的封關鎖國策略,採取最嚴謹的入境隔離政策。 

這種阻截病毒於境外的策略,相對於世界各國嚴重的染病與死亡個案而然,當然是成功而有效果的;但當疫情遲遲未完結,由武漢爆發至今已經兩年,疫情不但沒有平息,卻繼續有不同的變種病毒產生,然後繼續爆發下去,這種封鎖的策略持續下去,就必然會出現問題──封鎖,是否要變成長期封鎖?那些跨國的商業活動,可以無限期地停止嗎?如果來中國經商,繼續有如此的防疫與入境的困難,以至長時期的隔離政策,那麼是否要改變經商的地點嗎? 

以初期採取與中國一樣防疫政策的新加坡與新西蘭為例,這些國家都在2021年國民大規模接種了疫苗之後,改變了防疫政策為「與病毒共存」,其原因就是經濟上無法維持長期封鎖。當然這種政策的結果,就是令染病率急升,會即時對醫療資源以至國民士氣造成沉重負擔;但如果無法繼續封鎖下去,而疫情仍然無法解決的話,長遠而言「共存」,或許會對經濟更有利。 

因此目前中國採用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防疫策略;歐美國家採取「共存」的策略,即如果疫情繼續爆發幾年,或者變種病毒變得殺傷力很低的話,則對其更有利;反之疫情如果能夠儘快解決,例如最有效的疫苗能夠研發成功,或者病毒變種到自行滅絕的話,則中國的策略將會勝出。 

然而鎖國策略最大的後果,就是嚴重阻礙貿易與經濟發展,例如作為「國際金融都會」的香港,亦被迫同樣要繼續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早前因為機組人員違規,而引起變種病毒感染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再次收緊機組人員檢疫隔離的安排後明言,政府收緊空運的後果,將會很快顯現,預告空運貨物如食材、電子產品以至奢侈品等,都很可能會價格上升以至出現缺貨,這正說明所謂「清零」要零感染,其經濟代價絕對沉重。 

然而更令人失望的是,其實政府有更多事情可以做,去減輕檢疫的難度;例如打疫苗,為何不是以效率優先?上海復星買下德國BioNTech的「大中華」代理權,由當時預計上年七月可獲中國大陸的批文,卻至今仍然未有消息。而中國兩隻著名的滅活疫苗,對Omicron變種都幾乎沒有抵抗力,亦因此局限了政策的選擇;那麼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到全球多國都最輕易獲批,可謂最受歡迎的疫苗,至今仍未能在中國大陸使用呢?為何自詡政治「靈活」的,卻仍然面對如此「政治化」的問題呢?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