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2021年諾獎揭曉——和平獎是否會再次出現爭議?

每年的10月上旬,是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揭曉的日子,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每年都會評選出在這六個領域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並授予獎金。

諾貝爾(Alfred Nobel)是一位瑞典化學家,同時也是發明家。他靠著軍工製造累積了巨大財富。諾貝爾終生未婚,亦無子嗣,1896年12月10日去世。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圖片來源:STIAN LYSBERG SOLUM/NTB/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分別獎勵5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1968年由瑞典中央銀行以創立300年為名,增設經濟學獎,讓諾貝爾獎項目增加至6種。

諾貝爾文學獎

得主是來自坦尚尼亞的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他也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小說家古納
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圖:諾貝爾官網)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常住英國的Abdulrazak Gurnah,其作品深刻表現出殖民主義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以及難民逃難到他國所面對包括文化隔閡等問題,生動刻劃出難民對自身命運的不妥協,文筆極富同情心,故頒此獎以示肯定;其最著名的作品為英文小說《天堂》(Paradise)。

在所有諾貝爾獎中,文學獎僅次於和平獎。至今為止,已經有117位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1958年,俄羅斯出生的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面對蘇聯政府的壓力而不得不謝絕該獎。

2000年,具有法國國籍的華裔作家高行健,因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等著作,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瑞典科學院對高行健作如下評價:「具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2012年的得主是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報導稱,莫言受到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創作出了一批帶有先鋒色彩的獨特作品,以大膽新奇的寫作風格著稱。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

莫言的代表作有《紅高粱家族》、《蛙》等。

諾貝爾經濟學獎 

由美國經濟學家大衛‧卡德(David Card)、約書亞‧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與圭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三位同時獲獎,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David Card、Joshua D. Angrist與Guido W. Imbens
David Card、Joshua D. Angrist與Guido W. Imbens(圖:諾貝爾官網)

David Card服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Joshua D. Angrist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Guido W. Imbens來自斯坦福大學。

他們獲獎的理由是,他們研究出數據分析的方法,明確了提高最低工資等的影響。

據日本經濟新聞介紹說,經濟學研究鮮活的社會問題,而且無法像自然科學那樣反覆進行實驗。因此,David Card等人採用了比較相似社會群體動向的方法。

具有代表性的領域是勞動經濟學,David Card以研究最低工資而聞名。他在1990年代發表的論文中,針對在同一時期提高了最低工資的州和保持最低工資不變的州,收集了有關快餐店雇用變化的數據。按照當時的經濟學理論,如果提高最低工資,經營者會因厭惡成本增加而減少雇用。David Card等人比較了兩個州相同業態店鋪的數據,發現雇用並未減少。

據報導,利用數據的力量顛覆傳統理論的研究將給今後的經濟學帶來很大變化。其中教育效果分析也是其中一個例子。

Joshua D. Angrist曾想弄明白:是否受教育時間越長,人一生的收入就會越多。他從學齡著手研究。以日本為例,按小學入學時間看4月出生的孩子與3月出生的孩子到畢業的受教育時間相差大約1年。他利用這個差異,收集孩子的數據並得出了結論:受教育時間越長,畢業後的收入越多。Joshua D. Angrist開發出了這種被稱為「自然實驗」的統計方法。

日本經濟新聞說,自然實驗是作為分析經濟現象原因與結果的方法而發展的,已被應用於基於證據的政策制定(EBPM)。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1年由亞美尼亞裔教授亞當‧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和加州大學教授大衛維‧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共同獲得。兩位得主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

Ardem Patapoutian和David Julius
Ardem Patapoutian和David Julius(圖:諾貝爾官網)

他們兩人的研究成果是一個重大發現,就是發現了溫度和人體觸感的受體之間,如何形成關聯,讓人們認識到人體的冷熱感覺是如何產生的,以及人體如何產生神經反射、人體如何感知並適應這個世界。

Patapoutian出生於黎巴嫩,擁有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現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長年專攻溫度、受體關係研究。他的妻子是台灣人。

Julius任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擁有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學位,2004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自1901年設立獎項至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總共已頒發112次,總共224位科學家獲得了該獎項,一次被拒絕接受。

 1939年得主是德國科學家Gerhard Domagk,卻因希特勒下了禁令,Domagk未能親自領獎。

2015年該獎的得主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屠呦呦,她以發現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之成就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得主共有三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日本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專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意大利羅馬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帕里西(Giorgio Parisi)。

真鍋淑郎,Klaus Hasselmann,Giorgio Parisi
真鍋淑郎,Klaus Hasselmann,Giorgio Parisi(圖:諾貝爾官網)

Klaus Hasselmann與Syukuro Manabe兩人在五十年前建立的氣候模型,奠定地球暖化研究之基礎,他們是地球暖化研究的先驅者。

而Giorgio Parisi的成就是「發現物理系統里小從原子、大到行星的無序及波動相互作用」,他在一九八○年代由無序複雜物質中發現隱藏的定律,為複雜系統理論最重大貢獻之一,使各種不同且完全隨機的物質和現象解釋成為可能,且不僅運用於物理學領域,數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皆受用。

該項獎金是一千萬克朗,Giorgio Parisi獨得500萬,Klaus Hasselmann與Syukuro Manabe各得250萬。

截至2021年,共有218位科學家得此獎。

1957年,中華民國國籍的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獲獎,他們的貢獻是「對所謂的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敏銳地研究,該定律導致了有關基本粒子的許多重大發現」。

諾貝爾化學獎

得主是德國化學家本亞明‧利斯特 (Benjamin List)和美國學者大衛‧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他們兩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Benjamin List和David W.C. MacMillan
Benjamin List和David W.C. MacMillan(圖:諾貝爾官網)

頒發此獎是為了表彰他們在「不對稱有機催化」(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發展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有機催化劑能促成或加速實驗室或大規模工業反應器內的化學反應。在兩位得獎者的突破性發現以前,僅若干金屬和複雜酵素已知具催化作用。現在研究人員可以利用這些反應,更有效率地建構從新藥到太陽能電池光捕捉分子等任何東西。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新世代催化劑不但更環保且生產成本也更低廉,對製造諸如新的藥物、塑膠、香水和香料等至關重要。

該獎已經湧現出187位得主。其中兩位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德國的里夏德‧庫恩(1938年獲獎)和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獲獎),因受其政府阻止不能接受獎金。

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由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執行長瑞薩(Maria Ressa)與俄羅斯獨立報「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共同獲得,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Maria Ressa與Novaya Gazeta
Maria Ressa與Novaya Gazeta(圖:諾貝爾官網)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主席賴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表示,自由、獨立和基於事實的新聞有助於防止權力濫用、謊言和戰爭,言論自由和信息自由有助於確保公眾知情。

58歲的獲獎者Maria Ressa利用言論自由來揭露她的祖國菲律賓濫用權力、使用暴力和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她在2012年創立了從事調查性新聞工作的數字媒體公司Rappler,長期監督報導菲國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掃毒戰及警方「法外處決」案件。

Maria Ressa曾因此獲選為時代雜誌2018年風雲人物之一,被譽為「真相守護者」(Guardians)。她與杜特爾特當局關係緊張的同時,曾數次被捕後交保獲釋。

而59歲的Dmitry Muratov幾十年來一直捍衛俄羅斯的言論自由,他在1993年創立「新報」(Novaja Gazeta)報社,以職業誠信、事實為基礎進行新聞報導,其它俄媒很少提及俄國社會可受公評的事件,「新報」成為重要訊息來源,自該報創立以來已有6名記者遇害,但Muratov對新聞仍堅持獨立報導,捍衛記者權益。「報社」牆上至今掛著6人的黑白肖像。

常遭爭議的諾貝爾和平獎

至今為止,共有109位個人和25個組織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與其它獎項不同,它不是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的獎項,該獎項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頒獎,其典禮是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挪威國王監禮,皇后、王子、公主一般都會出席。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則是由五位評審委員組成,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

但由於政治原因,諾貝爾和平獎常陷入爭議之中。其中最具爭議的頒獎決定有以下幾個。 

1)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

2009年,剛剛當上美國總統的巴拉克‧奧巴馬就被提名,並很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奧巴馬
奧巴馬。(圖:維基百科)

世界輿論對此感到非常困惑與不解。甚至連奧巴馬本人都感到非常意外,奧巴馬在其2020年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對這一消息的第一個反應是問:「這是為甚麼呀?」

批評者認為,諾貝爾委員會頒獎給奧巴馬的決定未免太早了,因為奧巴馬獲得此大獎時,他出任美國總統一職僅9個月。事實上,提名他得獎的時間更早,因為提名的最後期限是在奧巴馬就職後的第12天。

在奧巴馬兩屆總統任期內,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都是美國的戰場,奧巴馬作為和平獎得主,一直在指揮討伐戰爭。 

2)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 (Yasser Arafat)
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圖:維基百科)

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作為巴勒斯坦領導人的阿拉法特、當時的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以及以色列外交部長西蒙‧佩雷斯,以表彰他們對《奧斯陸和平協議》簽署所做的貢獻。該協議在20世紀90年代為解決巴以衝突帶來了希望。

但是,阿拉法特是一個直接發起與參與許多軍事行動的人物,甚至一些自殺式恐怖襲擊。他獲得和平獎讓輿論感到不可接受。

3) 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

1991年,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因領導人民進行非暴力鬥爭,以對抗當局的軍事統治,她的勇敢與不屈不饒得到了世界輿論的支持,也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昂山素姬
昂山素姬。(圖:KOEN VAN WEEL/ANP/AFP via Getty Images)

但20多年後,生活在緬甸的羅興亞人遭到了緬甸政府軍的大規模屠殺,並面臨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羅興亞人在緬甸的遭遇被聯合國稱為「種族滅絕」行為。但作為緬甸政府高級領袖,昂山素姬卻沒有發表任何反對意見,她甚至為政府軍的暴力行為辯解。

昂山素姬受到輿論的嚴厲批評,甚至有人呼籲取消昂山素姬的諾貝爾和平獎。 

4)埃塞俄比亞總理艾哈邁德 (Abiy Ahmed)

2019年12月,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被授予和平獎。

埃塞俄比亞總理Abiy Ahmed(左)與普京(右)
埃塞俄比亞總理Abiy Ahmed(左)與普京(右)(圖:維基百科)

原因是埃塞俄比亞與鄰國厄立特里亞之間發生了近二十年的邊界爭奪戰爭。2018年4月,42歲的艾哈邁德出任埃塞俄比亞總理,是當時非洲國家最年輕的領導人。一年後的2019年6月,艾哈邁德通過努力,徹底解決了兩國的長期武裝衝突。幾個月後,獲提名並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

但在一年多之後,2020年11月,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發動了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之間的內戰,那裡的戰鬥造成數千人死亡,並被聯合國描述為「破壞之大讓人慘不忍睹」。

國際社會對阿比‧艾哈邁德在提格雷北部地區的軍事行動提出了嚴厲批評。

5)肯尼亞的社會活動家馬塔伊(Wangari Mathai)

2004年,肯尼亞的社會活動家旺加里‧馬塔伊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洲女性。

肯尼亞的社會活動家馬塔伊 (Wangari Mathai)
肯尼亞的社會活動家馬塔伊(Wangari Mathai)。(圖:維基百科)

馬塔伊擁有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科學碩士學位,她是綠帶運動和非洲減債運動聯盟的發起人。在2002年,馬塔伊被選為國會議員,曾出任肯尼亞環境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

作為政治活動家,馬塔伊一生獲得無數獎項,包括200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但在她獲獎後,媒體曝光了馬塔伊關於愛滋病毒和愛滋病的評論,她在評論中堅稱,HIV病毒是人工製造的生物武器,目的是要消滅黑人。但這些武斷卻沒有任何科學證據來證明。

馬塔伊的獲獎也因此而備受爭議。2011年,馬塔伊因癌病在內羅畢去世,享年71歲。 

6)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

劉曉波
劉曉波。(圖:維基百科)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中國作家、著名的異議人士劉曉波。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劉曉波通過對共產黨政權在中國的壓迫行動進行非暴力反抗,為增進各國人民友愛做出了貢獻」。

劉曉波是文藝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獨立中文筆會第二屆及第三屆會長、《民主中國》網刊主編,曾經參與六四事件,後被捕入獄。

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依然在中國的監獄裡,至死未曾獲得自由。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因肝癌晚期在瀋陽過世,終年61歲。家屬依照他的遺囑,屍體火化後全部撒在大海中。

但劉曉波獲和平獎卻在華人群體中產生極大分歧。

許多民主派人士認為,劉曉波不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屈服於中共政府,與中共政府進行合作,常批評其他受苦的反抗者。

劉曉波曾聲稱六四屠城中,「天安門沒有死人」,被批評在撒謊。

2009年12月23日,劉曉波在獄中發表文章《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稱其「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他感受到檢察官、監獄管教的尊重,稱讚所在監獄的環境與管理,應「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並認為中共「和諧社會」理念是一種進步。

反對者稱,「劉曉波在關鍵的時刻表現軟弱,沒有辦法成為社會楷模。」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