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開審 港警高度戒備 國際促港釋放政治犯

國際關注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案12月18日在不設陪審團的情況下開審,吸引逾百市民與外國使館人員冒著寒風到場關心,以及大批外國傳媒齊集採訪,警方則派出反恐特勤隊與裝甲車在法院外戒備,同時有大量警員巡邏與驅趕記者。

綜合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黎智英18日早上在3名懲教署「黑豹」部隊人員陪同下步入法庭犯人欄,犯人欄入口有另一名「黑豹」懲教人員把守。開審前,黎不時望向公眾及親友席,揮手點頭面帶微笑。黎妻與其長子、幼子及女兒均到庭旁聽,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與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都到庭。國安處處長李桂華坐在控方團隊後方聽審。

控方首日提出的控罪是「串謀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黎智英代表律師提出,根據《刑事罪行條例》,控方提出檢控時已超過6個月的檢控期限,法庭已沒有司法管轄權處理。加上案件涉及基本個人權利,涉及新聞自由,法庭應更寬鬆地詮釋法例,對控方更嚴格。

國際人權組織與西方政界公開發聲

除了國際媒體關注黎智英案外,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國際特赦組織」,以及美、英、歐洲政界等均發表聲明,要求港府立即釋放黎智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呼籲立即釋放黎智英與所有因捍衛權利而入獄者。他認為限制香港資訊自由與改變選舉制度,破壞了香港的民主制度,同時損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與金融中心的聲譽。

英國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黎案開審前幾天(12日)接見黎智英之子黎崇恩,並在數日後的17日發出聲明,呼籲港府停止起訴並釋放黎智英。這是首次有英國現任外相作出明確呼籲。

卡梅倫形容「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因「政治動機」遭起訴。他敦促北京當局廢除港區國安法,停止起訴所有被控違反該法的人。

而較早前,歐洲議會已通過決議,呼籲釋放黎智英。

美國會議員:香港不釋放政治犯就制裁法官、檢察官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及聯席主席默克利(Jeff Merkley)18日聲明表示,黎智英案「簡單明了」,是港府日益嚴厲政策的又一個明顯例證。

兩位主席呼籲美國及國際社區採取行動,敦促港府無條件釋放包括黎智英在內的1000多名政治犯。聲明還直言,若未能完成以上要求,美國會制裁參與此案的法官和檢察官,以及其他「國安法」相關司法官員。

該委員會已提名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為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市民、外國使館人員、國際傳媒冒寒風到場關心

黎智英案開審吸引大批國際傳媒採訪,多間外媒新聞機機都在網站首頁報導黎智英出庭的新聞。英美等國領館均派員到法庭旁聽。

黎智英案12月18日開審,吸引眾多市民冒著寒風到現場排隊等候進入法庭關心。
黎智英案12月18日開審,吸引眾多市民冒著寒風到現場排隊等候進入法庭關心。(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面對黎智英案受到眾人到場關注,港警派出反恐特勤隊與裝甲車在法院外戒備,並派出大量警員巡邏與驅趕記者。旁聽人士及司法人員進入法庭前,須接受安檢。在法院外高喊「支持蘋果日報」、「支持黎智英」等口號的著名社運人士「王婆婆」,其後被警員帶至法庭對面的示威區。

著名社運人士「王婆婆」12月18日到法庭外聲援黎智英
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國安官司12月18日開審,圖為在法院外高喊「支持蘋果日報」、「支持黎智英」等口號的著名社運人士「王婆婆」。(中央社)

黎智英案預計審訊需80天。

分析:國際要求撤控 對案件有助 不排除保外就醫可能

時事評論員桑普認為,黎智英案不斷被押後,黎已在獄中超過千日,但這無阻國際關心,對黎智英案保持關注,有助於黎智英的處境。

桑普認為,跡象顯示,中共弱的時候就會出現人質外交,「保外就醫的前提首先是判有罪,共產黨也要將這單案立成有罪的先例,以此震懾其他人。現在的情況下,我們是爭取判決後,我想整個外交操作也不可能那麼快。」

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照例反駁,批評西方政客發表「涉港謬論」,「妄議特區法院審理黎智英案,公然詆毀香港法治狀況」。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