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檢法」部門6月21日聯合公布可以對涉及「台獨分裂國家」者進行「缺席審判」,最重可判死刑。台灣總統賴清德24日回應表示,「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中國沒有任何權力制裁台灣人民。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21日下午在國台辦舉行記者會,公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即日起施行。
這項「意見」分為四部分共22條,焦點之一是針對涉及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可以對境外被告做「缺席審判」。「意見」規定,透過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方式,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做法,以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歪曲、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行為,都屬分裂國家罪。
賴清德: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
對於北京宣布「懲治台獨」的新規,台灣總統賴清德24日在總統府針對國會職權修法發表首次敞廳談話,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中國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制裁台灣人民,只因為台灣人民的主張,中國更沒有跨域追訴台灣人民的權力。
他說,在中國眼中,台灣只有「統一促進黨」不是台獨;他呼籲中國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交流對話。
陸委會:北京對台灣完全不具司法管轄權
台灣主管大陸事務的陸委會21日晚間回應表示,北京對台灣完全不具司法管轄權,這種做法只會挑起兩岸對立、影響交流,無助兩岸關係良性發展。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告訴中央社,「缺席審判」是中國試圖彰顯對台灣具管轄權的方式,但「缺席審判」在法律上的適用仍有疑慮,包含審判過程是否透明、被審判者是否擁有法律上的合法權利,「這樣的審判方式違反法律程序、人權」。
吳瑟致還提到,中國過去提出許多「台獨頑固分子」名單,有了這項「意見」後,被列入台獨名單者就是最可能先被「祭旗」的對象,當然也不排除發布其他案例,作為強化這個法律的警示作用。
台灣的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向中央社分析,中國發布這項意見的目的是要造成「更立即的恐懼感」,同時藉由法律將打擊特定立場對象的行為合理化,「政治目的勝過於法律目的」。王宏仁預期中國接下來應該會有新一波的「台獨頑固分子」名單。
這項「意見」施行後,外界關注可能會對於兩岸人員往來與交流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王宏仁表示,這個「意見」上路後一定會造成寒蟬效應,許多人不想惹麻煩,能做出最保險的應對方式就是「講中國想要聽的東西」,包含「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
吳瑟致研判,近期兩岸的各種民間交流密集進行,這項「意見」有警示與劃紅線的效果,想要到中國交流者可能就得自我審查,未來可能不只演藝人員,連一般民眾可能都必須做一定程度的政治表態。
香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則認為,新規反映中共的不滿,尤其是賴清德5月20日就職後的圍台軍演未引發台灣島內恐慌,台灣股市甚至還逆勢上揚,這促使中共主觀上要將威懾範圍拓展到法律面。
許楨說,從兩岸現況及台灣社會氛圍來看,就算中共將台獨跟死刑畫上等號,恐也無法構成有效威懾。
許楨告訴美國之音:「是否北京有攻台時間表?島內人物的言行會決定台海的和平與否?這不得而知,但我的判斷,不像是這樣一個公報會對台灣島內或者華府、東京有什麼很大的衝擊。」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de9174b5-d551-4355-b3b4-3ae440cb6b6d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