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 北京以「莫談國事」來嚴控網絡

中國正在開展網絡環境治理專項行動,要求博主討論時政等被當局認為的敏感話題前獲得專門許可證。分析認為,此舉可能是為「兩會」和中共建黨百年積蓄正能量,實則進一步限制言論自由,禁止網民評論國事。不過,當局整頓中國網絡亂象似乎得到輿論的某種認可。

網上強化「莫談國事」 

中國國家網信辦公室等七部門最近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嚴格規範直播、短視頻類網站平台網紅主播行為」,強調其言行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並對主播賬號進行「分類分級管理」。 

中國網絡活躍人士陳先生對美國之音表示,分類分級管理」明顯劍指各類網絡大V,最近各個平台,例如微信公眾號以及博客平台都發出通知,要求涉及時政、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熱點、以及當局認為的其他敏感話題,都要申請互聯網新聞服務許可證。 

陳先生說,當局這種做法非同小可,對博主和網友影響很大:「像我們這些人,也不會去丟人,申請這個(許可證),被當局訓斥一通。」 

他還表示,中國目前對網絡的強化整頓,還只是說說,沒有確實這麼做,沒有「嚴格執行」,「相對溫和一點,理性一點」,而一旦當局動手,就是把你的帳號封掉,這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因為中國就是一個強權政府。 

搜狐網和百度最近也發出通知說,任何沒有專門許可證的公共賬號,不得發表或者轉發時事新聞,禁止的題目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以及公眾事務;不得對黨史和國家的歷史「斷章取義」;不得發布突發新聞和評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說,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民達9.89億,手機網民9.86億,已經構成全球最大「數字社會」。 

為「兩會」和建黨百年營造氣氛? 

中國為什麼此時強化網控,尤其針對引導輿論的網絡大V和他們的輿論平台? 

自稱網上幾乎每天發帖的孫先生對美國之音說:「當局的這種壓力對我時時刻刻都有,我因為寫東西被關過三回。現在我一直還是每天寫不少評論,但是很多時候,我的評論上不了平台。這對社會進步肯定是一大傷害,也就是說,政府做的事情,不允許別人說三道四,提出建議或者意見。」 

孫先生說,這麼多年來中國網控一直就沒有放鬆,這是多少人通過現實所了解的國家言論自由狀況,尤其是在重大時間節點,例如,人大政協的「兩會」期間。 

人權活動人士胡佳對美國之音說:「現在來講,畢竟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所以在言論方面,一定保證和諧與穩定的狀態。」 

胡佳說:「網絡直播是實時的,當局採取掐斷中國公民的直播權進行管控,這種情況早在前年就已開始,而且採用人臉識別方式,只要你的影像一出現,直播就會斷掉。不管你用什麼方式註冊,都躲不過當局監控和封鎖」。 

胡佳說,在中國黨管網絡天經地義:「每個新的互聯網技術的產生,普通人有了新的發聲渠道,從文字的到圖片的,圖片加文字的,到如今視頻為主流的。政府部門,尤其是網信辦等這些機構。網絡平台其實都是和網警相通,都是銅牆鐵壁,如今天下,莫非黨土,網絡空間也是一樣。」 

美聯社援引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專家陳至潔(Titus Chen)的話說,中國網監部門對包括博主們的網控,旨在控制信息生產製作的全過程。中國網信辦的最新措施,符合習近平治下言論空間日益收窄,監管更加嚴苛的一貫做法。這位中共領導人已把握「數字主權」作為其統治的核心理念,網管因此不斷制定各種政策規章。 

有評論認為,中國網監對互聯網的監管,其所依據的是網監部門自己制訂的對假新聞和社交媒體賬號「有害活動」的標準,而公民言論表達自由是活躍公民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關鍵。 

美聯社說,中國當局此時強化網絡規管,可能也與疫情期間網絡自媒體異常活躍,各種信息滿天飛有關。「春節就地過年」就刺激了網絡流量大攀升。 

中國工信部2月20日說,春節期間,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高達357.3萬TB(1TB=1024GB),同比增長23.4%。 

網紅惹爭議:陳平現象 

中國嚴格規管網絡主播賬號,限制時政話題的同時,推崇所謂「以文化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力量的「主流價值引領」和「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不過,中國網絡的這種宣傳教化作用,最近因網絡紅人「眉山劍客」的自身公知形象受到質疑,再次引發輿論熱議。 

多家媒體報道,「眉山劍客」公眾號博主陳平是經濟學家,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民營網絡媒體觀察者網的「大佬級嘉賓」,被稱為「反美鬥士」。然而最近卻被爆出陳平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擁有體面房產,並和家人在那裡定居。 

胡佳說,中國網絡平台上的這類官方輿論引導者,並非陳平一人:「這些人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他們處於人格分裂的狀態。他們不僅批美國,西方以及人類普世價值的東西他們都批。他們這些人首先獲得政府的支持,網絡大V嘛,有影響力嘛,他們發動的言論可以帶動很多人,他們可以獲得來自政府的盤子肉。」 

網友「钁頭」說:「陳教授是一把插在敵人心臟的尖刀,敵後武工隊的排頭兵,發回永不消逝的電波」。 

網友「康素愛羅」則說,「我身邊有不少留美的親友,都在客觀討論美國目前遇到的各種問題,我覺得陳平說的很客觀,我也不明白那些人在攻擊什麼?」 

中國網絡亂象叢生 

在中國,網絡電商直播、短視頻等應用發展迅速,直播平台正在成為主流渠道;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瀏覽導航、彈窗廣告等信息入口眾多;網絡帶貨、網絡講座、網絡脫口秀、網絡打賞,名目繁多。 

然而,中國網上亂象叢生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中國官媒用色情、暴力、賭博、低俗、媚俗、庸俗,網絡暴力,煽動「粉絲」互撕、網絡欺凌、惡意營銷、惡意炒作、斷章取義、拼接轉載不實信息等詞語描繪出當下中國的網絡生態亂象。 

網絡活躍人士陳先生說:「對於視頻直播的亂象我是知道的,我們這裡很多人一有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別人的利益,傳播虛假消息、虛假產品,帶物的比較多,他(她)們的網絡視頻主要是帶物。」 

他說,中國網絡上謠言太多、謊言太多、特別是賣假貨和無良經營,以及互聯網金融詐騙,害人太多,應該加強管理,因為一個社會的言論開放,肯定要有國民整體素質。 

陳先生認為,中國網絡之所以有傳播謠言的土壤,首先,中國網不是全球網,而是言論受控的局部網絡。網絡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同時,國民素質整體並不算高,認知能力比較弱,導致網上言論形態畸形、惡性發育,直接影響社會穩定,雖然當局重言強化管制,但是只要網絡亂象賴以生存的土壤還在,中共整治網絡亂象能否真正見效還有待觀察。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