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危機留給法國的教訓

法國沸騰的鍋爐平靜下來,拜登與馬克龍通話30分鐘,潛艇危機告一段落,大西洋兩岸都鬆了一口氣。但是,法國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拜登那裡得到的並非微不足道,拜登對危機表示遺憾且承諾恢復「協商」,拜登承認法國和歐盟在印太地區有着重要的作用,拜登甚至支持歐洲有一個更強大更高效的防務,法國多年來為此求之不得。 

必須承認,美方的語氣變了,因為直至目前,美國對歐洲防務一直態度曖昧。另外一個積極的跡象涉及通話的內容,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這並不是通常的做法,似乎顯示大西洋兩岸見解一致。美國總統希望這一溝通讓兩個「最古老的盟友」走上「重歸正常」的第一步。這也是馬克龍的希望,兩位總統十月底會面,以求進一步的和解。 

法國方面其實對此非常清醒,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周四發表文告指出,他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談後體認到法美走出危機「需要時間」。的確,美澳英結盟對抗中國,但是卻以澳大利亞突然撕毀與法國訂立多年的潛水艇合同轉而購買美國核潛艇為代價,這給法國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這一傷害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希望在印太地區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國意識到這是一個盎格魯-撒克遜世界的排他組合,後者是法國難以言說而最反感的組合。 

潛水艇危機再次加劇了法國自戴高樂以來的「獨立」意識,法國財長勒梅爾周四非常清楚地表示,潛水艇危機顯示,歐洲聯盟再也不能完全指望美國保護,他呼籲歐盟「睜大眼睛」。在他看來,潛水艇危機的第一個教訓就是歐盟必須要建設自己的獨立戰略,阿富汗撤軍,潛水艇事件,都清楚地意味着歐盟「再也不能指望美國」。 

他表示,美國現在只有一個戰略目標,鉗制正在強勢上升的中國。針對丹麥支持美國在潛水艇事件的做法一事,勒梅爾直截了當地警告:「像丹麥總理所想,不管發生什麼,美國將繼續保護我們,這是一個錯誤」。 

的確,拜登一席話並不足以一筆擦去法美兩國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遭遇的最嚴重危機。法國政府發言人稱,「現在就要看行動了」,看什麼行動?拜登能否如同所言對歐洲防務予以具體支持。自從小布什任職總統以來,美國一直呼籲歐洲應為其防務付出更多費用,但他們同樣都認為歐洲防務只不過是北約行動的補充。 

這並不必然是馬克龍所捍衛的戰略自主,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這樣形容美國自我矛盾,「北約憲章第5條,不是F35「,美國要求歐洲應為自己的防衛投入更多軍費,卻要歐洲購買美國的軍機和軍備。潛水艇危機清楚顯示,美國沒有準備好在軍事工業上讓步。 

大西洋兩岸的和解同樣沒有解決巴黎有關大西洋防衛的質疑,勒梅爾認為,」拜登如同特朗普,美國的盟國必須聽話,而我們則認為我們必須獨立「。但是法國秉持的地緣戰略立場帶來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歐洲。法國的全球觀以及以軍事和核武作為防衛支柱的認識與美國接近,但法國同時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從地理、文化和歷史上,法國屬於歐洲,但是法國不喜歡歐洲自二戰尤其是冷戰終結以來表現的「閉關自守」。 

拜登對歐洲防務開口對將從元月一日起擔任歐盟輪流主席的法國是一個不可放過的機會,但是法國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卻是如何克服歐盟內部分歧並建設一個戰略自主的大家庭。法國遠遠沒有贏得賭注。在潛水艇危機上,除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遲到和被迫的聲援,法國得到的支持相當薄弱。大多數歐盟國家寧願留在美國在北約的軍事陰影中,也不願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中。因此,即使美國開放,法國仍然存在問題。法國的雄心遠超歐洲盟友,唯有一個擁有這些抱負的國家英國選擇了遠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法國的歐洲孤獨。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