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出乎意料?習近平敗下陣來

11月8日至11日,中共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會議閉幕後發布的公報顯示,對照會前的黨媒宣傳和外界預期,習近平未能獲勝,反而敗下陣來。因為,會前和會後的氣勢和氣氛,呈現巨大落差。 

就在全會召開前夕,由習家軍掌控的黨媒黨報,開足馬力,在一到兩周的時間裡,對習近平大歌大頌、大舉捧抬、大規模造勢;每日一篇或數篇,動輒洋洋萬言;篇幅之大、頻率之高,鋪天蓋地,呈轟炸之勢,令外界驚詫;把習近平當政的九年,描繪為輝煌無比;甚至於,把種種明顯的敗績也塗抹為成績,把闖禍定義為功勞。如此,把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為馬的中共黨文化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境地。 

然而,全會的結果,卻與上述宣傳和渲染大相徑庭,明顯不如習近平所願。 

其一,所謂第三份黨的歷史決議,並非三段論,而是五段論。 

根據會前黨媒宣傳和會中習派在海外放風:該決議(《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呈現三段式,即,只有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三個時代,抹去在他之前的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然而,會議公報摘取的決議概要顯示,江澤民和胡錦濤都占據重要段落,依序呈現毛、鄧、江、胡、習的五代傳承。百年黨史敘述,並非三段論,而是五段論。習近平不過就是其中一個領導人,並未顯示任何超越。該決議,並未成為給習近平的個人定製,而是百年大黨的內部總結。 

公報不僅並列這五人,還並列了他們的思想或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鑑於後三者的思想或理論均出自王滬寧之手,嚴格而言,都是王滬寧思想或王滬寧理論。) 

其二,黨史地位,習近平未能呈現碾壓態勢。 

根據會前黨媒造勢,習近平的地位不僅碾壓了江胡,甚至碾壓了毛鄧,彷如百年中共第一人。會前多篇文章中,習近平名字出現頻率遠多於毛澤東和鄧小平。比如其中一篇文章《習近平帶領百年大黨奮進新征程》,文中人名,習近平出現135次,毛澤東5次,鄧小平4次,江澤民1次,胡錦濤0次。 

但六中全會的公報以及所摘要的第三份歷史決議,人名出現次數並未呈現懸殊差異,基本上各自都占據了他們應有的位置和篇幅。對那些輕信黨媒宣傳、不識派系放風的人來說,不可不謂跌破眼鏡。 

儘管,公報中有關習近平的段落文字多過有關毛鄧江胡的段落文字,但可以理喻的是,畢竟,習近平是現任領導人,毛鄧已故,江胡則已經是退休老人,多提幾句習,並強調他是現在中共的領導核心,並無出奇之處。按中共的說法,只是為了在現階段對外展現「全黨團結」和「凝聚力」。 

其三,人事變局未出爐,二十大充滿變數。 

六中全會前夕和會中,親習喉舌不斷向海外放風,聲稱:大批習家軍人物將入京卡位,占據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局的眾多席位;習近平還想當黨主席,成為超然領袖,便於長期執政;習近平將自行指定接班人,但並不急於指定,而將選擇多人入常,在未來若干年予以觀察、測試;而習近平選定的人,多數是他的親信、心腹,即習家軍人物。 

然而,截至六中全會閉幕、發表會議公報為止,並沒有人事變局出台。但六中全會不可能不涉及人事,因事關明年二十大權力重組,時間已經很緊迫。最可能的情形是,在這次全會上,習近平推出了他心目中的人事案,但遭到其他派系的質疑和否定;而其他派系推出的人事案,又遭到習派的反對和否定。各派相持不下,只能暫時擱置,留待日後的會議去解決。距離明年的二十大,還有一年時間,其間還有很多會議,包括每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而最關鍵的兩次會議,將是明年夏天召開的北戴河會議和二十大前夕召開的七中全會。 

雷聲大雨點小,開高走低,寫照了習近平在這次六中全會前後權力起伏的大體走勢。由此可見,中共政治,仍充滿變數;由此推之,關乎最高權力換屆和重組的二十大,仍充滿變數;甚至於,習近平是否連任,也都充滿不可測的變數。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