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素質標準趨嚴 中國多地選調公務員拒絕海歸

中國「海歸」含金量急劇下降,多省市去年選調公務員相繼限制甚至拒絕留學生報考,連哈佛、劍橋等名校生也不例外,原因是當局對選調生「政治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所謂選調公務員,是指中共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每年從高等院校選調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進行重點培養。他們的待遇升遷優於一般招考的公務員。

海外名校畢業生曾經是中國各地爭相選調的優先對象,但中國多省市的公務員選調,2024年起已明確限制甚至「拒絕」留學生。

搜狐城市1月1日報導,廣東省2025年度「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的範圍,刪除了往年可報考的境外知名高校,包括哈佛、劍橋、牛津等60所全球名校。

河北省2024年已將選調範圍調整為國內重點院校與河北省屬骨幹大專院校。

河南省近日發布的「關於2025年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通知」,則可以面向境外大學,但明確要求須為碩士以上畢業生,且大學階段在國內大專院校就讀。

在首都北京,2025年度定向選調同樣將留學生拒之門外;「優培計畫」仍然可以報名,但也要求海外名校研究生大學畢業於國內43所「雙一流」大學或25所大學「雙一流」建設學科。定向選調和「優培計畫」的區別是,前者是公務員編制,後者則屬於企事業單位。

報導說,隨著北京、廣東、山東在選調工作中對留學生做出明確的限制甚至拒絕,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省市跟進,做出類似的調整。

為何中國留學生返國就業越來越不吃香了?報導提到,比起公務員考試,選調生的選拔具有「更高的政治標準」。

比如,河南對報考的選調生明確要求須符合以下至少一項條件: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報考學歷學習期間擔任過班級(含班級)以上學生幹部且連續1年以上、獲得校級(含校級)以上獎勵、大學期間具有參軍入伍經歷。

報導說,中國其他省市的報考資格條件也有類似的要求。海歸留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早已不再是「稀缺物種」。

據中國教育部資料,1978至2019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人,其中490.44萬人已經完成學業,423.17萬人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6.28%。

2021年,中國回國留學生首次突破百萬人,「海歸」含金量急劇下降。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