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損失激增 澳監督機構敦促銀行防範

消費者監督機構正在敦促各大銀行採取關鍵措施,以防騙子從毫無戒備的受害者那裡騙取錢財。據統計,去年澳大利亞人被騙子騙走了20億澳元,創下紀錄。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簡稱ACCC)副主席Delia Rickard指出,銀行目前不願意採用在英國和歐洲已經實施的保障措施是騙子繼續猖獗的原因。她說:「人們正在失去財富,我們呼籲銀行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並引入『受款人確認』措施」。她指的是英國實施的一項措施,旨在通過將受款人的銀行信息與他們的名字相匹配,進而捕捉銀行轉賬詐騙行為。

這一要求是在ACCC發布報告後提出的,該報告證實澳人去年在騙子手中損失了20億澳元,比2020年損失的8.51億澳元高出一倍還多。

周一(7月4日),聯邦銀行呼籲制定行業行為準則,所有可能與騙子打交道的服務平台,如銀行、電信公司、加密貨幣平台和支付提供商等,都應承擔他們在涉及消費者業務時應該承擔的義務。

聯邦銀行還在周一宣布,將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來跟蹤客戶行為,包括鼠標點擊等,以便他們能夠發現任何不尋常的變化。該行還計劃將其預防詐騙和保護團隊的規模擴大一倍。

監管機構稱,去年有2.27億澳元損失於銀行轉賬詐騙。這類騙局對企業的損害最大,是2021年對經濟損害第二大的詐騙類型,僅次於投資詐騙,後者使消費者損失了7.01億澳元。

目前,網上銀行交易需要收件人的姓名、BSB和賬戶號碼。

「然而,大多數銀行只檢查BSB和賬戶號碼。如果名字和錢的去向之間沒有任何匹配,他們就不會出現警告。」Rickard說。

西太平洋銀行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的發言人說,他們鼓勵客戶和企業註冊並使用PayID(支付代碼),以確保資金流向預定的收款人。聯邦銀行(CBA)的發言人說,它正在「考慮採取一些措施幫助防止詐騙,並在付款時進一步保護我們的客戶。」 

澳新銀行(ANZ)拒絕發表評論。

「澳大利亞各個銀行正在努力保護客戶免受日益增長的詐騙威脅,鼓勵更多客戶使用PayID是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澳大利亞認證機構ABA負責人Anna Bligh說。

Rickard說,需要實施進一步的措施來保護消費者的原因是PayID使用率過低。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澳洲儲備銀行(RBA)支付政策主管Ellis Connolly指出,澳大利亞有超過1,000萬個註冊的PayID,但只有16%的Osko(澳洲實時收付款平台)支付是通過PayID進行的。

Rickard說:「我們一直在聽說NPP(新支付平台),但沒有看到有多少人在使用它,因此,這些騙局仍在發生,但已經有技術可以阻止騙局發生。」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