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香港法院是北京權力最後一道審查關卡

香港壹傳媒黎智英周三(23日)以1000萬保釋候審。美國彭博社在法院批准保釋前發表評論文章,形容香港法院是北京權力最後一道審查關卡,因為香港法院對於黎智英案的處理態度將反映香港法治在過去半年的轉變程度。

彭博社23日這篇文章開頭簡短介紹了黎智英的生平:從12歲那年黎智英逃離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到香港並在一家製衣廠工作。在1989年天安門廣場鎮壓後開始成立支持民主價值的傳媒集團,是批評中國政府的評論家之一。

文章中介紹香港在過去數十年享有中國沒有的自由,如今港人卻會因發表「被視為威脅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見解」而面臨被起訴,違反中國在1997年主權移交時的承諾。

如今在港區國安法面前,法院正面臨兩套截然不同的法律體系,一套以保護中國共產黨權力為準,另一套則是當時英國留下來普通法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的法治原則先行。

彭博社在文章還形容中國政府不但加強控制行政機關,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亦於11月剝奪四名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資格,而這項舉動完全沒經香港司法系統審議,卻能夠直接讓港府執行,最終引起民主派議員總辭。

報導稱,中國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11月公然的宣稱香港需要司法改革,又稱「愛國」應成為先於民主、人權、自由的核心價值,顯示中國政府正試圖收緊香港的司法權。

中國官媒還屢屢批評香港法官的裁決,例如東區區議員仇栩欣今年8月獲裁定襲警罪名不成立後,裁判官何俊堯便遭建制派陣營不停的攻擊。

文章引述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劉冬舒指,中國共產黨與西方民主國家對司法制度的觀點不同,因為中國共產黨認為司法是政府的工具,理應為政治服務。所以中國共產黨仍然擔心香港的司法獨立會阻礙他們控制香港。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亞洲法律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郭湯姆(Thomas Kellogg)稱,中國人大取消四名民主派議員事件衝擊司法獨立,「有許多法官作出裁決前都會先自我審查,深怕北京不喜歡他的裁決」。

政治立場不同已成為一種「犯罪」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宣稱,港區國安法只會影響「極少人」。但據彭博社整理的資料顯示,至今40名遭香港警方以港區國安法拘捕的人士中,只有1人涉嫌干犯暴力行為,約四分之三的拘留是出於政治言論。

其中還包括建議外國政府制裁香港政府,或者在Facebook評論,抗議歌曲或在公共場合展示的橫幅廣告上重複被視為贊成獨立的口號。也有因金融犯罪而受到牽連,包括為示威者提供群眾資金。

文章指出,在中國,警察、檢控當局和法院都聽命於中國共產黨,涉嫌侵犯「中國國家安全」的人大多都在未審的情況下遭長期關押。

文章稱,現行的香港司法制度存在一小部分獨立,去年被捕的逾1萬名涉及反送中抗爭的人士中,有800多人的司法程序已完成,當中約一半罪名成立,警方另外撤銷逾2,300人的控罪,另有5,000多人繼續保釋,部分人接受警司警誡後結案,然而《港區國安法》內容卻類似中國法律中定義含糊的政治罪行,可讓政權濫用法律去關押香港的人民。

文章引述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Zenglein)認為,香港的制度框架毫無疑問已受破壞,亦失去對國際的吸引力,「香港已不再是亞洲國際都會,只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