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的的靳三針針灸療法

下肢靜脈曲張(Varicose  Veins),俗稱「蚯蚓腿」,它是因為下肢靜脈血不能夠克服「地心引力」向心臟回流而造成的「青筋」。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症狀為腿部皮膚冒出紅藍絲狀,輕則像蚯蚓般的血管,嚴重的話像瘤樣般的結節突出,令小腿顏色變深與疼痛,嚴重的會讓皮膚表面發炎、潰爛、出血、足部水腫和夜間抽筋。

 

當今主流醫學(西醫)多以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局部把擴張的血管廢用,術後其它靜脈壓力增加也會出現擴張的現象,第一年復發率約10%,第五年復發率約為30%。每種手術都存在風險,手術前最好檢查一下相應肢體深靜脈瓣膜功能的情況,如果出現關閉不全,則手術後會出現後遺症,出現肢體長期腫脹加重,甚至潰爛,濕疹,靜脈炎等。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從根本上改善靜脈曲張形成的原因,即便是做了手術,病根不除,靜脈曲張還是會再次光臨。

 

許多中醫針灸醫生在治療下肢靜脈曲張,錯誤的只在病側取穴,而忽視「治病必求其本」的取穴理法,不但療效不佳,還可能扎斷神經,危及病人健康。根據現代西醫學,大腦為左右兩半球所合成,左腦與右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右腦與左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故中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載:「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即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痛時,必須針灸另一側(右或左側)的穴位,以「循經取穴」的治則,在相對應的肌肉筋膜上找到結節點(結節點可能不止一個),用針灸針將結節點打開,恢復小腿的肌肉泵釋放的擠壓力和損傷筋膜內的組織張力,以防止血液倒流。此外,由於局部微循環的加快,使曲張靜脈的新陳代謝也加快,靜脈的血液循環也能較快恢復正常。

 

中醫學稱下肢靜脈曲張為「筋瘤」,屬於中醫學「脈痹」之範疇。 中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載:「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得反發為筋瘤」,闡明了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病機。明代著名外科學家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中載:「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闡述了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表現。中醫學認為下肢靜脈曲張發病的源頭在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以致血瘀阻於脈道或寒濕凝滯脈絡,故彎曲成團,在治療上多採用「針藥齊施」之綜合療法。

 

靳三針療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靳瑞, 集中醫經典理論和歷代針灸醫家臨床經驗之精華,所創立的嶺南針灸學派,也是當今理論最成熟的針灸學派。所謂的 「靳三針」 是指:(1)治療某些疾病的三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2)某些病症針灸三次即可控制症狀。 靳三針現已因為其神速的針灸療效而蜚聲海內外,該療法進入了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國家級中醫繼續教育項目,在全國中醫院推廣使用,其理法方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靳三針針對不同疾病已有四十多組配穴,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配穴為 「足三針」(足三里、三陰交、太沖)、 阿是穴(各突起結節處),配以委中、陽陵泉、 血海、鶴頂、解溪等穴以加強下肢的循環功能。足三里穴是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腧穴,是五輸穴之合穴,也是胃下合穴,有補中益氣和通經活絡之功。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處,針之可調節足三陰經之經氣,與足三里相配,能滋陰補血和益筋強腳。太沖為五輸穴之輸穴,足厥陰之原穴,針刺可調理氣血和理氣止痛。諸穴合用,祛瘀生新、理氣和血,標本同治,祛邪不傷正。

 

下肢靜脈曲張也可以用中藥內服、外治或「針藥齊施」之綜合療法進行治療。所謂內服,可用補氣通絡活血的藥方,如補中益氣湯、血府逐瘀湯、疏經活血湯、四妙湯等。下肢靜脈曲張的外治法首見於東漢,名醫華佗將龍骨、乳香、沒藥、血竭等研末,用香油調製藥膏,外敷於病處。需要提醒的是,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否則曲張的靜脈會進一步擴張(熱脹冷縮),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

 

靳三針針灸「理法方穴」的奧秘在於身體各處都藏有互相連結,以前稱為經絡循行,現代可以稱為間質(interstitium),為身體的系統性連結,包含肌筋膜與神經血管的通路 。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靳三針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並經實踐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可以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網頁考證)。之前接受中醫、西醫治療無效的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可以採用在反覆臨床實踐中,療效明顯的靳三針針灸療法。

本文由中醫內科專科 Jimmy Zhu醫生供稿

手機預約諮詢: 0428 308 765

地址: (1) 103/28 Chandos Street,St Leonards 2065

(2) 101/4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2135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