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場外互動 中美未碰肘 美歐秀親密

羅馬G20閉幕了,會場上是討論諸如全球最低企業稅,氣候等大問題,會場外還有相當重要的「公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似乎沒有太多影響大會場內外的氣氛,美國總統拜登倒有點像好好先生,一個勁撫慰老歐洲。在盟邦內部,法英兩國的「爭魚大戰」還沒有分曉。

「小圈子假民主」 北京不感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與會,一些觀察人士原來看好的拜習會泡湯,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還是舉行了會談。從視頻看,會談在羅馬一家酒店舉行,布林肯抵達會場時,王毅已在場等候,兩人停留片刻合影,沒有進行禮節性的握手或碰肘,隨後入座談正事。 

王毅見布林肯前,先與「老朋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到底是老朋友,王毅說話很隨便:要同俄羅斯一起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反對『小圈子』、『假民主』、『新冷戰』等邪門歪道」。 

與布林肯則是兩人繼阿拉斯加首次會談後,第二次會面。這次沒有上次那樣充滿火藥味的激烈場面,阿拉斯加那次,布林肯沙利文照例批評中國人權,沒想到楊潔篪王毅表示「「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我們拒絕「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布林肯與王毅,這是第二次會面,比起第一次,這次有點「小冷戰」,「碰肘」事小,禮節事大,中國媒體都注意到雙方未碰肘的冷冰冰場面。一上來就來「乾貨」,開談。談什麼,最要緊的是台灣,這是中方的「重大核心關切」。 

美國近來在台灣問題上的傳統立場似有所鬆動,拜登日前曾講過,一旦台灣遭到對岸攻擊,美國會捍衛台灣,後來美方把這一表述略略淡化,但布林肯日前一句美國鼓勵聯合國成員國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讓北京大動肝火,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也直言不諱,證實美軍在台培訓國軍,北京更不高興。 

星期日,布林肯告訴王毅,美國反對北京加劇台灣緊張局勢的行動,反對北京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舉動。布林肯也告訴王毅,華盛頓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沒有改變。布林肯談到中國破壞國際秩序與違背價值觀和利益的行動,包括對人權、新疆、西藏、香港、東海、南海的行動。布林肯也重申兩國可以開展合作的領域,包括朝鮮、緬甸、伊朗、阿富汗和氣候危機。 

王毅緊盯台灣議題不放,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王毅說:「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係造成顛覆性、全局性破壞」。王毅「奉勸」美方意識到「台獨」的危害,「我們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 

當日,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追問布林肯,是否一如拜登10月21日對CNN所言,美國會在台灣遭到中國攻擊時保護台灣?布林肯回答,美國堅守台灣關係法所賦予的責任,包括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對抗任何侵略行為。 

拜登撫慰老歐洲 

與中美冷冰冰,談「乾貨」大相徑庭,拜登這次在羅馬,盡力安撫歐盟的領袖們,力圖磨平稜角。法新社評論,從取消鋼鐵稅到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親密表現,喬.拜登向盟友們展示親密。 

G20除了大會,各國領袖之間小會頻頻,星期天,G20最後一天,拜登與歐盟委員會主席一同出現在記者面前,慶祝「大西洋兩岸的新紀元」。兩人宣布特朗普時代啟動的有關鋼鐵的爭議已成過去,承諾美歐協商應對氣候變化,抵抗中國競爭。拜登說,他看到了「這就是我們合作才最有力量的證據」。 

特朗普一度冷對歐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現在,我們恢復了互信和聯絡」 

為了磨平潛艇危機帶來的嫌隙,78歲的拜登總統親臨法國駐梵蒂岡大使館,不停地與馬克龍握手,拍肩,表達他對拉法葉特的祖國的熱愛。拜登承認在潛艇危機一事上美國「很笨拙和不夠優雅」。還說「我們沒有比法國更古老、更忠誠、更體面的盟友」。 

美國對頭習近平和普京抵制本屆G20,拜登卻春風得意,拜訪大會主席、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會晤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約翰遜,拜登還會見了很可能繼承默克爾大位的德國社民黨領袖肖爾茨。 

當然,拜登周日傍晚還是沒有忘記對媒體說一句,對習近平和普京缺席G20,中俄沒有在氣候問題上投入更有力承諾感到遺憾。 

一名白宮高官私下對法新社表示,美國阿富汗撤兵未徵詢盟邦意見,美歐關係有點冷,最珍視大西洋聯盟的拜登,會儘可能與盟友加深理解和溝通。這位高管同時否認歐美在針對中國的問題上有分歧,美歐對面臨的「挑戰的性質」「看法高度一致」。

英法爭魚大戰待分曉 

英國脫歐年初全面生效,一些法國漁船未獲倫敦當局核發捕魚執照,巴黎大為不滿,威脅若沒有更多法國漁船獲得英國捕魚執照,11月2日起巴黎將禁止英國漁船在法國港口卸貨,甚至將強制檢查所有從英國帶進法國的產品。 

英國首相約翰遜和馬克龍赴羅馬前各自通過媒體放話,約翰遜指責法國對待英國的做法不公正,馬克龍威脅英國再跟歐盟對立下去,信用將大大受損。 

兩位在羅馬見面了,會面後,馬克龍對媒體表示,「球現在踢到了英國那邊。」約翰遜在另一場新聞會則回應,「法國應先取消對英國的制裁威脅」。 

這裡涉及的是具體的利益,互不相讓,最後還得找到一個解決辦法。兩人都表示希望「降級」,但都指對方負有責任。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