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引領心臟病治療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心臟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深化和改變。最近,有幾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將為心臟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在3D列印技術的引領下,德國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列印出能夠自行跳動的微型心室。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含有活心肌細胞、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的「墨水」,這些物質為心臟組織提供結構。他們將這種墨水注入一種可以在列印過程中保持期望形狀的支持性凝膠中,然後將凝膠融化,留下列印的結構。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夠用這種技術列印出具有四個心室的完整心臟,但這還需要解決一些難題,如模型大小的問題以及為心肌組織供應足夠氧氣和營養的血管問題。

與此同時,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也為治療心臟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查爾斯.穆里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中,他們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類心臟細胞,使其產生大量的dATP分子,幫助心臟細胞更快、更強地收縮。該團隊將基因編輯的人類心臟細胞注入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中,發現這種治療方法顯著提高了大鼠的生存率,並且使它們能夠進行更多的運動。研究者們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能夠在人類身上進行這種技術的測試。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醫生們正在重新思考心臟病和中風的成因。多年以來,人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膽固醇上:用於降低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見的藥物。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這忽略了另一個關鍵的因素:與免疫系統的背景活動相關的炎症。

新的研究顯示,對於正在服用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的人來說,炎症比他們是否仍然有高膽固醇水平的風險因素更大。「如果你不開始解決炎症反應,你永遠無法戰勝這種疾病,」波士頓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Paul Ridker說。

根據新的研究發現,炎症並不是簡單的血管堵塞,動物實驗表明,炎症程度更高的斑塊更容易破裂,將致命的碎片散落到血液中。近期的證據還顯示,他汀類藥物可能通過抑制炎症以及降低膽固醇起作用。

儘管關於炎症重要性的證據日益增加,但這迄今並未轉化為預防或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但這可能即將改變。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有幾種專門用於治療炎症的藥物經過了測試。其中最有前景的一個是一種名為秋水仙素的植物衍生化合物,它已經被用於抑制痛風患者的炎症。最近的兩次隨機試驗顯示,秋水仙素還能將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約30%,這與他汀類藥物的效果相似。

因此,未來的心臟疾病治療需要同時重視炎症和膽固醇。「這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兩者都需要注意。」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研究所參與秋水仙素試驗的Jean-Claude Tardif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從3D列印心室,到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再到針對炎症的治療,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無疑給心臟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