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靳三針針灸治療

對於每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研究人員來說,頸椎病實在讓人煩惱。頸椎病又稱為「頸椎綜合症」,或稱作是「頸椎關節退化」,主要病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骨刺),或椎間盤變薄、韌帶增厚,導致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到壓迫,進一步引起各種症狀。臨床表現常為頸肩臂痛、頭痛、頭暈、想嘔吐、耳鳴、耳聾,或者是上肢麻、脹、痛,還有下肢行走不穩等。 

頸椎病患者,從X光片中多數可看見椎間盤之間的空隙收窄,與小關節黃韌帶在中年以後多有肥厚改變,顯著肥厚時可使椎管變小,脊髓後方可受壓迫關係改變。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韌帶損傷引起血腫鈣化,小關節過度磨損等,均可引起骨質增生。如頸椎側後緣骨質增生時,可影響椎動脈的血流。 

很多遭受頸椎病困擾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按摩、理療上,卻久久無法康復,甚至病情加重。根據解剖學,椎間盤的退變是引發頸椎病的重要因素,壓迫脊髓會產生嚴重後果,不少按摩、理療等外力或許可以鬆弛頸部肌肉,但是卻很可能加劇頸椎組織的退變,特別是經過重手法的頸部推拿治療後,患者症狀加重,即使手術也很難恢復。 

頸椎病屬於中醫學「頸痹」之範疇。中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指出:「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長期的坐姿案頭工作,久坐後肌力疲勞,肌肉收縮所產生之逆壓及虹吸管作用減慢。明朝著名醫學家秦景明在《症因脈治》指出:「痹者閉也,經絡閉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結關節,或重著難移,手足偏廢,故名曰痹」。清朝著名醫學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指出:「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總名曰痹症」。本病病位在頸部筋骨,病理重點為肝腎虧虛,筋骨受損,氣血瘀阻。病理性質為正虛邪實或虛實夾雜。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的發生,外因責之於外感風寒濕邪,內因責之肝腎虧虛,若肝失藏血,腎精虧虛,致肝腎虧損,氣血瘀滯,筋脈失於濡養,腠理空虛,更易招致風寒濕邪客於筋骨經脈而發病。 

靳三針療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靳瑞, 集中醫經典理論和歷代針灸醫家臨床經驗之精華,所創立的嶺南針灸學派,也是當今理論最成熟的針灸學派。所謂的 「靳三針」 是指:(1)治療某些疾病的三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2)某些病症針灸三次即可控制症狀。 靳三針現已因為其神速的針灸療效而蜚聲海內外,該療法進入了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國家級中醫繼續教育項目,在全國中醫院推廣使用,其「理法方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靳三針針對不同疾病已有四十多組配穴,治療頸椎病的配穴稱「頸三針」(天柱、百勞、大杼)。天柱屬足太陽膀胱經之穴,頸椎骨又稱柱骨,古人喻頭為天,故頸椎骨又稱之為天柱骨,本穴為治療頸椎病的要穴。百勞為經外奇穴,主治諸虛百損。大杼為足太陽膀胱經穴,八會穴之骨會穴,是治療骨性疾病的要穴。此方必須根據病人體質症型配伍,例如: 上肢疼痛或感覺障礙,加合谷、曲池、外關,頭暈者加百會、風府、四神聰, 耳鳴加聽宮、翳風,視物不清加睛明、四白。由於頸椎病常伴有眩暈、頭痛等症,多為氣血不能上榮所致,應少用或不用電針,避免引起暈針。 

此外,唐朝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指出:「針灸攻其外,湯藥攻其內,則病無所逃矣……知針知藥,固是良醫」,「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也」。 配合中藥複方及靳三針針灸治療頸椎病,大多數患者,三次治療後可控制症狀(疼痛、麻木等緩解甚至消失),兩至三個月治療後可治癒。少數接受過注射局部麻醉藥、激素的頸椎病患者,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治本病。自古良醫針藥齊施,內外相扶,才能根治病症,並一直沿用至今。 

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靳三針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並經實踐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可以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網頁考證)。 先前接受中西醫治療無效的頸椎病患者,可以採用在反覆臨床實踐中,療效明顯的靳三針針灸治療。 

本文由中醫內科專科 Jimmy Zhu醫生供稿

手機預約諮詢: 0428 308 765

地址: (1) 103/28 Chandos Street,St Leonards 2065

(2) 101/4 The Boulevarde, Strathfield 2135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