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26日,萬眾矚目的奧斯卡評選解開謎底,此前憑藉《無依之地》已經斬獲諸多國際大獎的華人女導演趙婷,不負眾望一舉奪得分量極重的「最佳導演」,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非白人女性;同時也是繼李安之後第二位登頂奧斯卡的華裔導演。
趙婷的獲獎,對於她背後那個對「沖奧」期盼已久的國度和族群而言,可真談得上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以美帝為代表的西方這回終於放下了文化上的傲慢和偏見;恨的是,他們居然給的是一個不喜歡講正能量的人。
眾所周知,中國人有兩大著名的情結——也可說糾結,那就是諾貝爾情結和奧斯卡情結。作為科學界和文藝界兩大頂級桂冠,一直是科學家和文藝工作者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正是這種權威性,也讓這兩個獎項帶着極強的國家榮譽色彩。不要說得到,就算是提名入圍,都能大長志氣。在奧運金牌已經不稀罕的時候,諾貝爾和奧斯卡對於諸多國人,上上下下都有極強的渴求。但可惜的是,偏偏這兩個獎項曾經在很長時期內都和中國人無緣——偶爾有緣的時候,獲獎者也變成了「華裔」,算不得自己人了。
所以對於腰包鼓起來後自尊心極強的國人而言,長期有一種又愛又恨的心態來面對諾貝爾和奧斯卡。拿不到,是西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標準,帶着有色眼鏡看成就,有偏見;拿到了,但沒有給我們所認可的人,這又是別有用心的辱華。有可能只有雷鋒這種道德楷模拿獎,才能讓人滿意。
唯一不太有爭議奪得諾貝爾的屠呦呦,還是個連兩院院士都評不上,此前也沒有拿過重量級榮譽的在野科學家。
回到趙婷,她的爭議又在哪裡呢?說起趙婷其實算是比較勵志的例子,雖然大家知道她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繼母,宋丹丹。但是從她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出,雖然家庭的因素對她有所幫助,但是後期的努力和天賦是顯而易見的。比她有錢的在美中國富二代數不勝數,但是能夠達到她的成就的,沒有。
《無依之地》作為一部講述美國本土特色的房車文化、流浪文化、遊牧文化的小眾之作,其藝術上的意義這裡不做評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審片。但趙婷作為一個直到青少年時代都在中國成長的人,能如此深刻的理解一個完全沒有聯繫的異國文化,並用地道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難度就像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拍出《芙蓉鎮》一樣。所以趙婷的獲獎,可謂實至名歸,此前的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78屆金球獎,包括此次登頂奧斯卡都說明了這一點。上一次有女導演奪得奧斯卡,已經是2010年。
那麼,趙婷又是怎麼從萬眾矚目的中國驕傲,在急轉直下的輿情中,變成某些人咬牙切齒的「辱華分子」呢?
大家都知道在西方呆久了的人,往往缺乏正能量的灌溉,所以難免會在價值觀上大踏步「後退」,讓某些國人難以接受。在趙婷奪得金球獎,沖奧已經露出跡象之後,大批官媒紛紛報道”趙婷創造金球獎歷史!”” 鼓舞人心!”多位當紅明星也在微博上對她表示了祝賀。但是很快就有人質疑趙婷曾經涉嫌辱華——趙婷2013年接受《Filmmaker》雜誌訪問時曾提到,她年少時的中國是”一個充滿謊言的地方”。而且趙婷2020年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說自己是個美國人, “如今,我的國家是美國”……
這還得了。你和你的祖國本來應該一刻也不能分割,你批評幾句就算了,還數典忘祖,嫂可忍叔不可忍嘛。隨即豆瓣上就有網民呼籲抵制趙婷的電影。原定於4月23日在國內上映的《無依之地》疑被撤檔,一些電影、院線相關的APP拿掉了這部電影的上映日期。甚至連她執導的下一部漫威英雄電影《永恆族》能不能如期上映也存疑。
趙婷的幾句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大的罪過?在如今看來,也許是。但放大一百倍來看,不過是很多人都說過的幾句大實話,最多可以歸類為「牢騷」,甚至連批評都算不上。
對於在日漸逼仄的國際空間中目睹文化、經濟甚至軍事衝突的國人而言,日漸增長的民族自尊心已經部分變成搖搖欲墜、不可觸碰的玻璃心。不要說大實話,哪怕是最善意的批評可能也已經無法接受,千篇一律的回饋,就是歇斯底里的「抵制」。老祖宗說「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今只剩下「聞過必怒」「有則否之無則罵之」……
一方面希望西方按其價值標準在評獎的時候照顧自己,讓臉上有光,證明我們真的厲害了;另一方面,又無法理解和認可這些標準,導致屢屢出現大相徑庭的結果,唯有一如既往的憤怒和遺憾。但諾貝爾和奧斯卡,從來不是為正能量而準備的。認知體系的衝突,某種程度上是文明的鴻溝。
趙婷在獲獎感言中,引用了著名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這是給那些有信念,並且有勇氣保持善的人的。無論多麼艱難,都要在彼此身上堅持善。這個獎是給你們的,是你們激勵我繼續前行。」
這段話,在遙遠的故土,也許只剩下五味雜陳。
(全文轉自作者臉書)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7c08baff-8a17-44bc-b730-64a2b95e02de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