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點重重 近百中科院核所研究員集體辭職 所長首度回應

今年6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核所)有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此事驚動中央,派出專項工作組調查,但官方至今未透露集體離職的原因。12月9日,該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宜燦表示,調查早已結束,離職的這些人只是調轉了工作,現在仍從事研究。

據第一財經報導,12月9日,「全球資本促進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論壇」召開。中科院核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宜燦出席了該論壇。

論壇上,吳宜燦專門介紹了他們團隊自主研發的「麒麟刀」。據資料顯示,「麒麟刀」,是一套精準放射治療系統,腫瘤病人基於系統中獨特的核物理放射模型,來接受光子/電子、質子、中子等不同程度的治療,並最終達到劑量小、速度快、更精準的效果。

在現場有人提到了中科院核所近百名科研人員辭職的事件,吳宜燦說,「這件事早已經結束了。對我而言,無非是100多個博士從那個窩挪到了這個窩,丟掉了鐵飯碗去做了另一項事業,但歸根結底還是搞科研轉化。」

早前大陸財經網報導,6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有相關人士稱,導火索「安保衝突」只是一次「借題發揮」,刺激大家離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個:

一、不能忍受核所所長吳宜燦制定的所內文化。吳宜燦的管理風格非常強勢,強制員工加班和定期打排球賽。即使沒事做,也要熬到九、十點才能下班。即使不喜歡排球,也不能拒絕參加比賽。還要求員工必須在元旦晚會上表演節目,要歌頌、讚揚吳宜燦,給吳宜燦獻禮,講禮物的意義。有員工稱,近幾年核所離職比例一直很高,都是因為受不了所內的文化氛圍。

二、自5月起就開始發起的院內改革「扁平化管理」所引發的矛盾。在新制定的規定下,所長批核研究課題資金的權力被削,行政管理崗位被刪除,研究人員不僅要研究,還要負擔文書工作,無形中增加工作負擔,改革在院內的推行阻力很大。

三、核所所長吳宜燦挖「自家牆角」。一位核所人士透露,一部分離職人員可能會入職中科鳳麟。中科鳳麟與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吳宜燦關係緊密。此前多家媒體曾報導過吳宜燦是中科鳳麟的創始人。有員工稱,現在的法定代表人胡菊萍就是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的員工。還有員工稱,「吳所長之前在所里提過,大家想不想買房買車,想的話到我的公司來,大家一起來賺錢。」

事件導火索

據稱上述離職事件的導火索是「安保事件」。6月15日,合肥院派人拆除核所門禁,到場的有警察、保安和院裡至少5個處長,還在現場錄像。部分研究人員在現場與拆除安保團隊發生了衝突,衝突持續到半夜,一些研究人員情緒激動,提出辭職,隨即有人響應。院方態度強硬,叫來13個處長現場辦工,當場批准辭職。合肥院知情人說,院方準備這麼充分,說明這是提前策劃的,不是臨時決定。有其它研究所也替換了安保,一切正常,也沒人錄像。

這件事有2個疑點:1、為什麼更換安保系統,能夠讓體制內的研究人員當即離職,放棄穩定的工作?2、研究院離職流程很長,但是核所當天的離職申請,當天就批下來了,為什麼這麼快?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