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 老年食堂性價比高大火 中國年輕人蜂擁而至

中國經濟下行,有越來越多精打細算的年輕人,開始光顧社區的養老食堂,一天可以省下10至20元。

《聯合早報》中文網報導,北京城中心一家在胡同里的社區養老食堂,在午飯時間迎來三五成群的年輕白領,與老年人一起排隊點餐,近10種熱氣騰騰的菜品一列排開,水煮魚一碗15元,回鍋肉一盤18元,還有免費的番茄蛋湯。

在寫字樓上班的沈敏(27歲),工作日都在附近胡同里的養老食堂「蹭吃蹭喝」。

「三菜一湯一共21元,比外賣划算多了」,沈敏邊吃邊說:「這裡的菜比街上小餐館要實惠,吃著也放心。」

最近兩年,中國經濟不景氣,上班族收入下降,再加上城市生活節奏快,使價格實惠、菜品豐富的社區老年食堂,開始吸引了很多無暇開火做飯的年輕人。

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2023年中國全國已有6700多家社區食堂,連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都遍地開花。

事實上,社區食堂幾年前就有,最初目的是要為行動不便,或不能自己做飯的老年人提供膳食服務,其後為了降低經營成本,開始向各年齡段人群開放。

沈敏任職的公司去年取消免費的公司食堂,改為每月發放800元補貼,為解決午飯問題,她起初點外賣,或與同事團購附近餐館的優惠套餐。但幾個月下來,她發現實際開銷遠超公司給的補貼,讓她感到不安。

最終她在社交平台發現辦公室附近的社區養老食堂,這一類食堂享有政府補貼,比外賣、普通餐館都便宜,菜量也不少。

北京65歲以上的老人有330多萬,占市總人口的15.1%。為解決快速老齡化人口的吃飯問題,全市設有1,100多個能提供養老助餐的社區食堂。

北京東城一家今年剛開業的社區食堂盧姓經理表示,由於政府扶持,她的食堂價位比周圍餐廳便宜近20%,年輕人占客流量的八成以上。

今年剛入職北京一家出版社的小宋(25歲),最近也成為社區養老食堂的回頭客。她點了半份肉炒三丁和青筍木耳,加上米飯共17元,邊吃邊說:「這裡比外賣便宜得多……中飯、晚飯都過來吃的話,一天可以省下10元到20元。」

與喧鬧嘈雜的商業餐廳相比,養老食堂的就餐氛圍安靜得多。而在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有關社區食堂的話題討論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

不少年輕人曬出物美價廉的社區食堂的座標,還有人分享哪道菜最好吃,哪道菜最便宜,有些距離旅遊景點較近的社區食堂,甚至被一些年輕人列為「窮游途中能量補給寶藏小館」。

財經專欄作家、原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林表示,年輕人與老年人消費習慣不同,一般吃不到一起去,而今年輕人主動加入老年食堂,說明疫後青年群體就業、收入壓力真實存在,他們對未來不像過去那樣樂觀,不願過多消費。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