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衛健委等十七個部門周二公布二十項鼓勵生育的措施,涵蓋教育、住房、就業、社保等方面。不過,有網民指出,女性須承擔生育後的負面影響,還有人認為生不生孩是經濟問題,紙上談兵,解決不了生育率低的問題。
為刺激生育率,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8月16日發布《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包含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多方面,其中提出包括優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險等相關社會保險制、住房政策向多孩家庭傾斜、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鼓勵實行居家辦公、彈性上下班等靈活工作方式等20條指導意見。
根據《意見》,中央和省級政府須增加生殖健康支出,並改善托兒服務,同時要求地方政府實施積極的生育支持措施,包括提供補貼、退稅和更好的醫療保險,以及為年輕家庭提供教育、住房和就業支持。除此之外,所有省份還必須確保在年底前、為兩到三歲的兒童提供足夠的托兒所,以減少托兒服務的嚴重短缺。
「三無青年」關鍵在沒錢 不願生
這些措施在互聯網上普遍得到網民看好,不過,也有許多網民表示,生育是經濟問題,年輕人「沒錢,沒時間,沒精力」,「再說白了就是錢」,並指幾張A4紙解決不了生育率低的問題,因為「鼓勵生育,首先是個經濟問題,不是政策問題,不是出台一份文件就能解決的。」
中國陝西的社會學家、現任美國智庫家庭研究所(IFS)研究總監王文迪也認同這個說法,她接受本台訪問時說:「最大的原因,為什麼婦女不願意生?是因為她們說負擔不起,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問題。中國養孩子的成本比較高,因為大家都只有一個小孩,父母對小孩投資比較多,很多人在想,如果花這麼多錢生一個小孩,生兩個或三個是不是就要兩、三倍的成本?很多家庭感覺承受不了。」
王文迪認為,中國政府應盡力改善家庭體系對於生育的支持,改善「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並降低生活和撫養孩子的成本,包含擴大產假、育嬰假、提高生孩補貼等社會福利。
「(這些做法)能減輕一下父母的負擔,特別對於低收入戶、貧困人口,國家應該出台相關政策,補貼這些家庭,減輕他們養兒的負擔。」她說。
生為人母后女性職場無保障
除此之外,也有網民指出,生育的所有負面影響「都是女性在承擔」,包含生理、心理、生活壓力等,女性生育後在職場的發展及公平性才是矛盾所在。現居紐約的「中國婦權」創辦人張菁就表示,除了經濟問題之外,女性社會地位沒有受到保障也是原因之一。
「中國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文化越來越嚴重,婦女是受壓的一方,不管採取怎麼樣的鼓勵、福利或給予獎勵,對於婦女在職場裡面的社會地位,根本沒有什麼提高。」張菁說。
她指出,無論政府提出任何鼓勵措施,對於婦女來說都是流於形式,無法解決根本上的擔憂,「對於女性社會地位的保障一點都沒有,無論是在法律層面,或是社會福利層面上,還有人的文化和習慣層面上,對於婦女都是不利的。要婦女多生孩子那是太難了,要是我,我也不會多生。」
無獨有偶,日前一條「雲南鎮雄八孩父親經濟壓力大,給縣委書記留言求助」消息引發網民熱議。這位父親稱自己是一名農民工,家裡有8個小孩,七個在校讀書,妻子長年帶病,由於近年承包工程虧錢,難以維持孩子生活費及開支,投書當地政府尋求幫助。
生了養不起,是這名八孩父親的寫照。
不過,鎮雄縣大灣鎮政府回復稱,該戶人均年收入在一萬元以上,名下兩房一車,不符合申請低保的條件。
有網民對八位小孩成長資源有限感到惋惜。但更多人引述當地政府回應指,他的家庭至少前面5名小孩都是女兒,恐怕有「拼兒子」的重男輕女觀念,才造成育兒成本過重。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6b0a2ccd-7ec8-479f-8a92-d78cdffce53d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