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六類武漢病毒症狀

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發現,武漢病毒患者通常會由輕到重表現出6類不同症狀。這一突破性成果,可幫助醫生識別高危患者,挽救更多生命。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根據英國和美國的1,600名武漢病毒確診患者的病理數據,開發出一款症狀跟蹤程序,隨後又利用這種演算法對來自英國、美國和瑞典的另外1,000名患者進行了相關測試。

倫敦國王學院的Claire Steves博士稱:「這些發現對於武肺病毒易感染人群的監測和護理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你能預測到患者在五天後會有那些表現,你就有時間進行早期干預,讓患者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例如,通過監測血氧和血糖水平,在避免脫水的情況下,可以讓輕症患者待在家中,進行簡單護理,只接收重症患者住院,以便更好的挽救生命。」

該團隊開發的人工智能軟件可對病例進行分析,揭示不同的「集群症狀」,並將它們按嚴重程度排序。

頭痛和嗅覺喪失在這六組症狀群中都會見到,但其它症狀的分類範圍就大不相同了。研究人員發現,歸入第6類的重症患者需要呼吸機的可能性是第一類患者的近10倍。

這在臨床上非常重要,因為通常患者在出現症狀後,要經過數天才會惡化到最危險的第六階段。新的排名系統可篩查出風險最高的那部分患者,並能更快的為他們提供早期干預。

第一、二類病毒感染者的症狀最輕,就像得了一般的流感,可能伴有發燒症狀,也可能不發燒。

第三類患者會出現腹瀉等胃腸道問題,而第四、第五和第六類患者會感到疲勞、思維混亂以及最終的呼吸系統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只有1.5%的第一組患者、4.4%的第二組患者和3.3%的第三組患者最終需要呼吸機支持。而對於第四、五及六組患者,這一比例則分別上升到8.6%、9.9%及19.8%。

另外,第6組中有近一半患者要接受住院治療,而第1組中只有16%的患者需要住院。

倫敦國王學院醫療工程教授、該項目的資深作者奧賽林(Sebastien Ourselin)說:「通過該應用對收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並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對系統加以改進,這種方法將對我們理解武漢冠狀病毒的致病機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該項研究已發表在名為medRxiv的未定稿服務器上,內容尚待同行評審。

以下是6類症狀的具體表現:

一、似流感,不發燒:頭痛、嗅覺喪失、肌肉疼痛、咳嗽、喉嚨痛、胸痛、不發燒。 

二、似流感,發燒:頭痛、嗅覺喪失、咳嗽、喉嚨痛、聲音嘶啞、發燒、食欲不振。 

三、有腸胃症狀:頭痛、嗅覺喪失、食欲不振、腹瀉、喉嚨痛、胸痛、不咳嗽。 

四、重度一級,疲勞:頭痛,嗅覺喪失,咳嗽,發燒,聲音嘶啞,胸痛,疲勞。 

五、重度二級,意識模糊:頭痛、嗅覺喪失、食欲不振、咳嗽、發燒、聲音嘶啞、喉嚨痛、胸痛、疲勞、意識模糊、肌肉疼痛。 

六、嚴重三級,腹痛及呼吸系統病變:頭痛、嗅覺喪失、食欲不振、咳嗽、發燒、聲音嘶啞、喉嚨痛、胸痛、疲勞、神志不清、肌肉疼痛、氣短、腹瀉、腹痛。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