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延長1.5小時 投票率27%創新低

香港改變選制後的區議會選舉12月10日登場,在沒有泛民主派參選的情況下,較具民主代表性的地方直選投票率僅27.54%,遠低於上屆的71.23%,也低於2021年沒有民主派參選的立法會選舉的30.2%,更是1982年香港區議會有選舉以來,投票率最低的一次。

綜合媒體報導,香港12月10日舉行新一屆的區議會選舉,投票5小時後,投票率僅13.5%,加上選民登記電子系統於晚間出現故障,選舉管理委員會決定將投票結束時間從原訂晚間10時30分延長至深夜12時,但最終只有119.3萬人投票,投票率僅27.54%,未能達到北京定下的3成。

至於全新項目的地區委員會界,全由港府委任的2千多名「三會」(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和滅罪委員會)委員以「全票制」互選176人產生,投票率逾96.92%,有2,454人投票,與民間直選情況大相徑庭。

此前有港媒報導稱,北京為區議會選舉定下投票率要達到3成的硬指標,儘管港府聲稱投票率高低不代表選舉成功與否,但仍在選前一周砸鉅資與人力催票,除了滿街的選舉廣告,還鼓吹公務員投票,更向有投票的選民派發「心意卡」,引外界質疑這是當局用來辨別民眾有無投票的辦法。

三位民主黨活動人士被捕

這次區議會選舉還有一些現象引人關注。港媒《明報》報導,有長者在投票站外拍照,稱拍照是有投票的證據,要向「供養自己」的人提供證明。還有網媒「獨立媒體」訪問完成投票的長者,但該長者卻無法說出自己選區的候選人數目,也說不出來自己喜歡的候選人全名。

此外,香港政團「社民連」有3名成員於投票日上午計畫前往特首李家超所屬投票站外示威,過程中不斷高呼口號,但一直被警方拍攝,還被搜身,最終被警方以涉嫌企圖煽惑他人作出干擾區議會選舉行為拘捕。

香港記協主席陳朗升也在社交平台直播透露,他在投票日採訪前疑遭人跟蹤等。

民建聯在歷屆的區議會選舉中,一直取得較多議席,這次也不列外,在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中取得68席,在各黨派中奪得最多議席。

在地方直選中,民建聯取得41席、工聯會取得18席,而新民黨只有5席、經民聯4席。

區議員4年一任,本屆新當選議員預定明年1月上任。

香港在「反送中」運動與「港獨」冒起後,實施了國安法,以及修改立法會與區議會的選舉制度,目的是只讓愛國者參選並進入管治架構,以符合北京中央要求的「愛國者治港」原則,因此泛民人士全部未能通過層層的篩選關卡,香港《明報》報導本屆是民主派38年來首次「缺席」區選。

在新選制下的本屆區議會選舉,全部議席從479席減至470席,當中直選議席更從450席銳減至88席,從44個選區選出,每區2席。

此外,本屆區議會重設179個委任議席,另外176席從地區滅罪、防火和分區委員會間接選出,餘下27席是留給新界鄉議委員會的當然(保障)議席。

上屆區議會2019年底舉行,泛民挾著「反送中」的氣勢,在452席民選議席中拿下388席,比例達85.9%,而建制派僅拿下59席,僅占13%。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