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歐盟豬肉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6月17日宣布開始對歐盟的豬肉和豬肉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並稱,調查是在中國畜牧業協會代表全國豬肉行業正式提交請求後進行的。

中國商務部的公告稱,被調查的產品為生豬屠宰加工後的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鮮、冷、凍豬的食用雜碎;鮮、冷、凍、干、熏、鹽醃或鹽漬的,未煉製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肥豬肉、豬脂肪;鮮、冷、凍、干、熏、鹽醃或鹽漬的,整個或切塊的豬的腸、膀胱及胃。

「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商務部的公告說。

彭博社說,中國是歐盟最大豬肉海外市場,但近年來由於國內供過於求和價格低迷,歐盟對中國出口量有所下降。去年的貿易額為 18.3 億美元。西班牙、丹麥與荷蘭農民是向中國出口豬肉的最大受益者。

法新社說,西班牙農業部長路易斯.普拉納斯(Luis Planas)表示,他希望有可能達成一項安排。根據豬肉生產商協會Interporc 的數據,中國進口最多豬肉產品的國家是西班牙,去年超過 56 萬噸,總價值達 12 億歐元。

路透社指出,自從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從7月4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征最高達38.1%的反補貼關稅後,中國的官媒就充斥著中國政府即將對歐盟的作法採取報復行動的報道。而全球的食品公司也一直對中國可能施加的報復性關稅行動保持高度的關注。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通知汽車製造商,將從7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其中將對比亞迪徵收17.4%的關稅,徵收吉利汽車關稅比例為20%,上汽集團為38.1%。歐盟委員會認為,這些公司接受北京的補貼過高。

歐盟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屆時將實施最終關稅,通常為期五年。

委員會表示,將對被視為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21%的稅率,對未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38.1%的稅率。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