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漫談(視頻):蔡英文避戰獲全球領袖獎 馬英九仇日反美陸網夾擊

 

主持人:張小剛

主講嘉賓:

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

李酉潭-台灣政治大學教授

馮崇義-悉尼科技大學教授

曾建元-台灣淡江大學教授

蘇拾瑩老師,台灣資深媒體人

過去一周海峽兩岸的主要新聞點,還是由台灣雙英出訪所覆蓋。

首先,現總統蔡英文東行訪美,其行程被一些媒體形容為「台美雙方都特意低調」。其實,台灣歷任總統訪美,行程都刻意低調,前一任的馬英九也不例外。而這一次蔡英文的行程,一般預期的真正熱點還沒到來。例如,預計眾議院議長McCarthy會在5號左右在加州歡迎蔡總統。台灣總統一年之內兩次會見美國眾院議長,恐怕也是史上第一次。不過,到目前為止,蔡總統的行程已經有歷史突破:星期四她在Hudson研究所獲頒「全球領導力獎」(Global Leadership Award)。歷史上這個獎也曾頒給過基辛格。

在頒獎儀式上,蔡英文表示「中國刻意升高緊張情勢,但台灣總是謹慎並冷靜地回應,讓世界看到台灣在兩岸關係中是負責任的那一方。台灣人民期盼和平,但歷史告訴我們最佳的避戰方法就是讓自己更有實力」、「我們會持續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合作,證明民主可以獲致成果,並展現台灣有決心守護我們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這說的很關鍵。越刻意示弱越會招惹侵略,屈膝投降只能葬送身家性命。

這次蔡英文總統訪美,不出所料,有中共收買動員的大批在美華人前去騷擾抗議。其中有人舉的牌子寫著「忘典數祖」,鬧了大笑話,顯然對「數典忘祖」的典故一無所知,真正的忘典和辱祖。這些人被中國大陸國內社交媒體很多組群的網友大為嘲笑,要他們「滾回國內來」。有的國內網友見到視頻中那些人打著「福建同鄉會」的旗號,跟貼說「我作為福建人,為他們的醜陋而感慚愧」。還有的網友見到中共駐美機構所發的「反台獨」示威通知中寫著「自帶中美國旗和各自團體橫幅」時,笑罵說「這些SB,連美國價值觀都不認同,還裝模作樣打美國國旗!不知道那是『美獨』旗嗎?」

其次,前總統馬英九西遊祭祖,被台灣的蔡正元描述為「規格越來越高」,因為被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接見」。不過,國台辦主任在中共話語中只是「省部級」,實在說不上「高規格」;而且接見地點選在武漢,特意避開南京,也被網友評論為「實為打臉」,是「提醒馬英九『中華民國』已為過去」。

馬前總統在武漢聽取抗疫成就時的表現也被大陸網友憤怒批駁:「都是因為武漢隱瞞疫情,才令病毒傳遍全國與全球,才令我們遭受整整三年封控與傳染的苦難,你怎麼反而表示讚賞?」「台灣撤僑理所當然,是負責任的政府都該做的,你反而為此向武漢官員道歉,這是發什麼昏?」

此外,馬英九在大陸談「和平」、談「振興」、談Daudet的小說《最後一課》等等,也被中國大陸粉紅和反紅網友從相反兩個方向分別大加撻伐。粉共的網友攻擊他「只談和平,避談統一」,並叫囂「和平統一,解放軍也必須入駐!」而反紅的網友抨擊他「只受帝王招待,不見民間疾苦」、「沒有他母親當年倉皇逃出大陸的九死一生,哪來今天的風光」、「忘了當年沒能逃走的遺民的悲慘命運」。

當然,大陸官方這次也的確給了馬英九不少面子,包括容忍他公開將所謂「92共識」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不知各位嘉賓如何分析和評價這次馬英九登陸的得失?

第三個話題,是上周五,3月31日,中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的名義發布公告,稱「為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防範產品問題隱患造成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美光公司(Micron)在華銷售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這裡由網信辦出面,以「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的安全為理由,來審查生產電腦內存片(DRAM)的Micron公司,很有趣。說內存片的供銷影響信息基礎設施的供應鏈,可以理解,因為所有的電腦、手機等設備都離不開內存片,一旦斷貨就無法組裝這些設備。但不知內存片將如何影響「網絡安全」?難道是說內存片能盜取信息,或是擔心它自帶病毒?

這在實際上,是不是中共只是找一個藉口,以一個「軟柿子」入手,對美國表達一個對貿易戰、貿易制裁、貿易封鎖的報復?因為,內存片的確因為有統一的國際標準,通用互換性、可替代性很強。對美光審查上三個月半年的,它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就完全有可能被大陸國產廠商所瓜分,所以中共可以拿捏它。若是中國真正無法自制的產品,中共是不敢這麼做的。不過Micron銷往中國的產品只占它全球份額的不到15%,因此對美國遠稱不上什麼致命打擊。所以此舉似乎主要還是個宣示性的作用,表明與美國的對抗。

但是這麼做,似乎只能起到主動加速與美國脫鈎的作用。那麼中共這麼做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為什麼?是虛張聲勢呢,還是在提早為武力攻台後遭遇國際社會全面制裁與封鎖做準備?

請各位嘉賓予以分析和評論。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