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號,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中國物價水平大概率會保持溫和上漲,預計全年CPI同比漲幅將會出現先升後穩的走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CPI同比由降轉升,全年CPI同比上漲2.5%,受豬肉價格和成品油價格上漲的共同推動,2020年末CPI環比漲幅較大。陳副行長表示,從中長期來看,2020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生豬產能也已經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所以CPI環比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陳雨露稱,隨着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消費需求逐漸復甦,未來核心CPI有望繼續回升。總體來看,2021年物價水平大概率會保持溫和上漲 。
正是溫和上漲這四個字,本周遭遇網民的集體吐槽,因為春節臨近,國內豬肉價格正經歷一波飛漲,民眾對物價的直接感受不是什麼溫和上漲,而是暴漲!更有網民擔心今年春節是否還有錢吃肉!
網友「雨晨漫路」發帖說:「別玩文字遊戲了。 老百姓的日子經夠艱難了。 菠菜4元/斤. 大白菜2.5/斤 ,大蔥8元/斤. 還提肉類嗎?」
根據網友曬出的價格,今年冬天一顆白菜都賣到七八塊錢,三根排骨50塊錢還不算什麼。大城市價格貴,小鎮更貴,牛肉賣到95元一斤,羊肉賣到100元一斤。
網友「如水一如煙」發帖說:工資每兩年溫和上漲15元,交完各種社保,不知道到手有沒有10元,今年社保也跟着溫和上漲,到手又少了幾塊錢。倒是排骨已經將近80元一斤了,吃排骨將成為改善生活的奢侈品.希望過年還吃的起!
有網友不無嘲諷地發帖說:「怪不得馬雲以前說房價將會如蔥,原來是蔥漲價了!」
網友「奶味玩家」發帖說: 「不想生育了。把未來讓給有錢人的後代就是 了,這個趨勢下去,我自己能不能開心快活過完這一世還不知道呢。」
《21世紀財經洞察》以《漲破50元!豬肉上演最後的瘋狂!》為題報道了這波豬肉價格的暴漲,文章寫道:「經歷兩個多月的回調,當所有人都以為豬肉進入下行周期時,市場卻悄悄地殺了個回馬槍,直接漲破每公斤50元。今年春節吃上便宜豬肉的願望要落空了。民以食為天,其中,豬肉價格的漲跌,總是會牽動着民眾的神經。2019年,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肉價一路上揚, 2020年9月,一直高高在上的豬肉價格終於扭頭向下。9月第一周,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豬肉平均價格達到了每公斤56元。11月初,全國豬肉平均價格降至47.03元/公斤,豬肉價格連降10周, 11月中旬,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跌破每公斤40元!正當人們憧憬豬肉價格重回10元時代時,12月中旬,肉價突然開始反彈。2021年第一周全國豬肉價格每公斤52.99元,漲幅高達20%。
文章對肉價再次上漲的背後邏輯給出三點總結;1、假日消費需求提升,元旦的假日效應催生了當時的豬肉價格。加上春節假日將至,南方市場醃臘灌腸全面啟動,也極大地提振了消費需求。
2、疫情影響進口,海外疫情嚴重,部分進口冷凍食品包裝上檢測到了陽性樣本。進口冷凍食品的監管更加嚴格,同時,物流也不如之前通暢,各個流通環節受阻。冷凍產品減少,甚至買不到,再加上消費者的忌憚心理,部分進口冷凍商品的消費轉移到國內新鮮肉製品。這也是近期豬肉價格明顯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3,極端天氣催升肉價;市場傳言今年冬天是近60年來最冷冬天。天氣寒冷,道路結冰,運輸受阻,運輸成本增加,最後也會反映在豬肉價格上。生豬的調運難度和周期都在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供需,豬源緊張,導致生豬價格上漲。春節期間,消費者還能吃上便宜豬肉嗎?基本不可能!造成肉價上漲的幾個基本條件,在春節前並不會消失,還有加強的可能。春節之前以及春節期間,肉價基本上沒有下跌可能,會一直在高位運行。
一篇題為《美國豬肉出口價每斤4元,中國生豬高達每斤18元,為啥美國豬肉很便宜》的網文這樣寫道:「2020年,中國對養豬業放寬了標準,全年規模豬場從16萬家增加到17.8萬家,全國的生豬出欄量高達5.27億頭,但是這個量仍然不夠中國人吃。換句話說,中國還要加大對美國豬肉的進口規模,才能平抑國內上漲的豬肉價格。中國是美國豬肉最大進口國,2020年美國豬肉出口中國總量為215萬噸,占國內需求總量的2%。
中國在1月第二周一共向美國提前預訂3萬7千700噸豬肉。那麼,為什麼中國要大量進口美國豬肉呢,美國豬肉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中國是全球豬肉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之一,豬肉需求每年缺口在1000-1200萬噸以上,而美國是養豬大國,豬肉性價比高,能夠滿足中國市場豬肉需求量。
第二,美國豬肉物美價廉。平均約4.35元/斤,是所有進口豬肉中單價最低的 。而中國生豬價格為每斤18元,相比美國進口豬肉完全沒有價格優勢,如果任由美國豬肉進口,中國養豬產業就混不下去了。
第三,遵守中美貿易協議的承諾。中美第一輪貿易談判協議有明確規定,中國需要從美國進口價值365億美元的農產品,豬肉也包含在其中。作為中國存在大量缺口的必需物資,豬肉成為中美達成該協定的關鍵農產品。
第四,通過大量進口豬肉有利於平抑國內豬肉價格。從去年開始,國內生豬受豬瘟、災害等外界因素影響,產量急劇下跌,在供需不能保持平衡狀態下,國內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如果不大量進口豬肉,國內豬肉價格還會持續上漲。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來了,美國人工成本那麼高,為什麼出口豬肉的價格那麼低,美國養豬企業不會虧損嗎?
答案有這四個方面。第一,美國本土培育了8個肉豬品種,種豬的品質都是一流的,美國一頭母豬平均能生出20頭仔豬,而中國平均只有12頭,培育和繁殖成本上美國就占有了優勢。
第二,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已經出現了40萬個家庭生豬養殖農場,整個生豬的養殖產業鏈相當成熟,生豬養殖高度機械化、智能化,平均一個人能夠管理2800頭豬,中國遠遠做不到。
第三,美國企業在保育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產出量高於中國50%的情況下,防疫工作也能做到出類拔萃。
第四,美國的大豆玉米成本價格相對中國較低,因此美國的豬飼料價格極低。所以,中國的養豬業要跟美國競爭,唯一的優勢只有人工成本比較低廉。
一篇題為《疫情後的通貨鼓脹真來了?》的網文這樣寫道:經濟專家馬光遠說, 所謂中國是雙通縮的判斷是睜眼說瞎話,明明一波史詩級通脹已在路上……「通脹」肯定會物價飛漲,飛漲的背後是供不應求,大家齊搶哄抬。那麼,今年印了這麼多的鈔票,明年很多資產都要漲價,不然錢沒有地方去。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馬太效應又一次被驗證。如果是史詩級的通脹,老百姓的購買力又要下降了。
民以食為天,房子與車子的事先不說,吃飯問題得先解決不是?對老百姓來說,近段時間的蔬菜、肉及食品等,感覺都在飛漲!豬肉30多塊錢一斤,食用油一桶漲了一二十元,小辣椒12元一斤,大蔥漲到8塊錢一斤,大蒜和生薑等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都知道物價瘋漲是不好的,只能多花錢少得物,但是,如果真是「一波史詩級通漲在路上」,老百姓的日子可能真不好過了,有的恐怕連年都過不好了。
實際上,貨幣流動似蜜也似水,開始似蜜而後似水。很多東西都在漲價,包括大宗商品價格甚至出現了發瘋般的上漲,不但房價在漲,食品也在漲!其實,「通脹」普通老百姓都看得出來的:受新冠疫情影響,對經濟造成嚴重的衝擊,於是全球銀行在無奈之下,只得「放水」刺激經濟恢復,然而,這麼多錢放出來了,「通脹」便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真有那麼「史詩級」嗎?現實到底怎麼發展,還需要等待時間的驗證!」
(全文轉自法廣)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4eb37c0b-3858-4d43-a64e-d59eeebdda4e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