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財政為緩財政壓力 非高速公路開始收費

中國經濟斷崖式下滑,地方財政持續吃緊,多地開始恢復或新設非高速公路收費站,此舉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近年來,安徽、甘肅、湖北等多個省份相繼發布國道收費站的開通公告,部分地方更計劃在非高速公路上恢復或新建收費站,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有業內人士擔心,這一措施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經濟與社會影響,特別是在文旅經濟方面的潛在負面效應。

自2009年中國推行「燃油稅改革」以來,曾用以替代養路費等交通收費的成品油消費稅逐漸成為交通運輸部門的主要收入來源。與此同時,政府開始回購經營性公路,並逐步拆除部分地方收費站,非高速公路逐步被視為公共產品,取消收費成為大勢所趨。

然而,隨着近年來地方財政壓力的加劇,這一趨勢正在悄然發生逆轉。根據北京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的分析,儘管車輛購置稅和燃油稅仍然是交通部門的重要收入來源,但這些稅費的增長已接近頂峰,難以支撐日益擴大的各項開支。為此,地方政府開始考慮在非高速公路上恢復收費,以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

楊新苗指出,一些發達地區的企業可能會優先選擇在免費公路沿線設址,以降低運輸成本。如果周邊均為收費公路,則可能不利於企業的聚集和發展,從而對區域經濟造成不利影響。此外,普通公路收費還可能引發其他地方效仿,導致全國範圍內的收費站數量大幅增加,進而加重社會負擔。

中國旅遊改革發展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孫小榮表示,近年來,中國各地大力推動「交旅融合」,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遊資源,通過國道、省道、縣道等非高速公路建設「旅遊風景道」或「旅遊公路」,以促進文旅經濟發展。如果這些公路恢復收費,可能對遊客的出行意願產生負面影響,進而阻礙交旅融合的進程。

孫小榮擔心,收費政策的實施可能導致遊客數量減少,直接影響地方旅遊業的收入和整體文旅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對地方政府本已脆弱的財政狀況而言,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收費站可以帶來短期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卻可能抑制長期的經濟增長。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