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出席烏克蘭和平會議 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正在調整?

本月5日和6日,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在沙特舉行,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派烏克蘭問題特使李輝出席了這次會議。之前輿論對中方是否會派人參加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因為此次會議雖說是在沙特舉行,但幕後操盤者是烏克蘭和美歐等國,而按中方一貫做法,它不會出席一個排斥俄羅斯的國際會議,以免損害俄中關係。此前,中國就沒參加6月底的哥本哈根會議,而巴西、印度、土耳其和南非這幾個被認為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國家都派人參加了,故李輝這次出席會議,連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都表示,「是歷史性勝利和超級突破」。

有人將此和幾個中國人駕車去俄羅斯旅遊,遭俄海關官員盤查刁難,中國領事館特意為此發聲,和俄交涉一事並提,認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和態度正在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相信這種看法的人似乎正在增多。

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中國的立場就廣受矚目。北京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明確譴責俄入侵烏,它宣稱持中立立場,既不站在俄羅斯一邊,也不偏袒烏克蘭,如果一定要說站在什麼立場,中國站在和平一邊。但是,北京的這個公開表態也被輿論質疑,認為它中立、謀和談的背後其實是支持莫斯科。不過,隨著這場戰爭打了一年多,俄在國際上的處境越來越孤立,國際上也不時傳出中國有意和俄拉開距離,比如在瓦格納事變後,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就稱,習近平和普京的兄弟情已經見頂,對後者的繼續支持對習已無甚益處。類似說法總能得到某種蛛絲馬跡的證實。李輝出席於沙特召開的烏克蘭和平會議,也給外界此種想像。

但在我看來,作如此解讀有些牽強,李輝赴會並不表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在進行調整,從實質性的支持俄羅斯擺正到開始支持烏克蘭。北京派李輝參會,主要出於三個考慮:第一,儘管烏克蘭是幕後的發起者,但主辦地在沙特,而且也是沙特出面邀請的,中國就不能不給沙特這個面子。年初中國調停了沙伊復交,沙特給了中國很大面子,兩國關係近年來有明顯升溫,沙特在王儲主政下,在外交上愈來愈靠近北京,而北京也要用沙特作為抗衡美國的一張牌,所以這個面子不能不給利雅德。一名西方外交官就直白地告訴媒體,選擇沙特作為主辦地,部分原因是希望沙特說服中國與會。

如前所述,中國向來強調勸和促談,今年二月還特意發布關於烏克蘭和平的12點主張,並隨後宣布設立烏克蘭問題特使,負責和談的斡旋事宜。李輝在6月為撮合俄烏會談還專門到烏、法、波、俄以及歐盟跑了一圈,見了澤連斯基,雖然無功而返。這次會議也是關於結束戰爭的和平會議,如果中國不去,和之前宣稱的和平立場就相衝突,會被人懷疑和談誠意與努力只是個做樣子,實際是站隊俄羅斯的。北京當然要避免這種輿論出現。

從此次會議的主旨看,幾個核心的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希望利用這個場合,將全球南方國家,至少是其中的重要國家,拉到西方一邊,造成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力挺烏克蘭的印象和聲勢,從而讓俄羅斯處於一個更不利的境地,同時也為西方對烏支持增加道義優勢。俄烏戰爭打到如今,由於它所造成的外溢效應,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危機已波及到發展中國家,導致很多發展中國家對俄烏及背後支持的美國都有意見,保持中立,而俄烏雙方也正為贏得這些第三勢力的支持在國際上展開日益激烈的較量。俄羅斯最近在莫斯科召開了和非洲國家領導人的峰會,宣布對非洲的糧食援助計畫。烏克蘭和美歐無疑希望各國能在這次標誌性的和平峰會上爭取到國際社會對有利於烏克蘭的和平條款的支持,屆時就能簽署解決俄烏衝突的共同原則。

另一面,主辦者沙特也有自己的打算,不純粹是被烏克蘭和美歐「利用」。沙特的目的是通過這次會議,在俄烏戰爭這個當今全球最關注也最棘手的事情上,凸顯中東國家的力量,同時展現沙特在中東及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力。過去中東國家基本是沒有能力和意願參與和界入國際衝突等熱點問題的處理,除非它發生在中東,但現在沙特認為它有這個能力,中東不能老是在國際場域缺席。可沙特也知道,要發揮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不能少了中美來捧場。美國不會缺席,因為它正要利用這個場合,排斥俄羅斯,中國能不能來,就要打個問號。除中國外,沙特要做這個場子,全球其他重要的南方國家,亦不能缺席。所以這次會議,實際是全球南方國家和西方陣營借烏克蘭問題爭取國際規則權,表面上是美歐要「討好」前者,實際是雙方各有盤算。

對北京而言,沙特是一個重要朋友,以後在伊斯蘭世界還要仰仗利雅德,因此,這個面子是不能不給的。中國的自我定位也是全球南方國家,且是領頭羊,而在出席此次會議的30多個國家中,包括印度、巴西、印尼、埃及、墨西哥、智利、南非等有影響力的全球南方國家,假如中國不來參會,全球南方國家就缺一隻領頭羊,因而,中國也要藉此場合,和這些國家協調立場,共同確立全球南方國家一致的聲音,不被美歐和烏克蘭「帶偏」節奏。如此來說,中國雖然派團出席會議,但不會接受澤連斯基早前提出的10點和平主張,因為澤氏的主張和北京的主張雖然都打著和平旗號,但本質內容是有差異的。全球南方國家亦不大可能改變它們原先的中立立場,而完全站隊烏克蘭。

(※作者為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全文轉自上報)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