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智庫:中共深信與其被愛戴不如被懼怕

法國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在即將公布的中國影響力策略報告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擴充影響力「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北京效仿前蘇聯克格勃『感染行動』(Infektion),欲使世人忘記新冠源頭,卻漏洞百出。

法國『世界報』獨家獲得的這份長達600頁的報告把北京政權近來的變化形容為「馬基雅維利時刻:中共似乎從今以後信服的是,讓人愛戴,不如讓人懼怕」。2015年中共通過一系列安全法規,習近平權力達到頂峰以來,中國進入到一個更具挑釁性,更加激進地鞏固權力的階段。香港危機,隨後的新冠疫情都是催化劑,北京的行動變得相當強硬,方法手段也越來越像莫斯科。 

報告爬梳大量資訊發現,北京動員所有籌碼,從外交到電影,從大學到企業,從媒體到政黨,圍繞四大主軸敘事:捍衛中國模式,吹噓中國傳統,彰顯中國善行,建立中國霸權。 

研究人員把中國戰略描述為同心圓,台灣和香港成為練兵場,涵蓋範圍漸漸擴至全世界。採取「秘密的非常具有挑釁性的俄羅斯方式」,進攻澳大利亞和美國,2018年發生所謂「瑞典中國遊客遭虐待事件」後,該國成為中國在歐洲的實驗室。 

報告指出,中共制定行動方案、目標以及手段,在內部試驗後向外界出口,在內部通過共青團協助控制,在外部,則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推動「三戰」,「輿論戰」、擾亂敵國決策進程的「心理戰」、以及反制西方制裁的「法律戰」。 

IRSEM報告分析,中國不僅「收買」,而且「打入內部並予以控制」,把這一切都納入其所稱之的「統一戰線工作」戰略範疇,瞄準的對象在法國包括前總理拉法蘭以及法國海外省新喀里多尼亞的獨立份子。此一策略最早源自於布爾什維克革命:與次要敵人結盟以對抗主要敵人,利用「有用的笨蛋」達到散播其意識形態的目的。 

被視為擴大中國影響力關鍵的中共統戰部12個辦公室,涵蓋黨國所有分支機構,但更多的行動是在統一戰線名下進行的滲透性的,以軟實力的名義,通過論壇、媒體、大學,友好協會、中國在外記者,以及官方宗教機構來滲透。且視具體情況而定,在有些國家,發動「愛國華僑」,在另外的地方,策動親中國的「反對黨」。 

法國極左活動分子Maxime Vivas出書聲稱北京鎮壓維吾爾人是「假新聞」似乎就是北京「統一戰線工作」成功的例證,他多次受到直接牽涉鎮壓的中國地方機構邀請,比如2018年受新疆建設兵團邀請訪問新疆等等,他在書中直接引用北京當局提供的宣傳材料以及一些散播陰謀論網站的信息。 

報告指出,北京當局近月出現「資訊操弄工業化」,通過大量搜集資訊與人工智能讓中國能夠大規模產出內容,比如,在試圖影響台灣2020年大選時就使用過這一策略。 

專家分析,北京在針對新冠疫情來源方面的心理操弄,煽動對香港民運人士的仇恨等行動方面異常活躍,並且經常通過中國留學生或者海外華人來提升成效。 

報告特別研究了北京針對新冠疫情 採取的戰略,指出新冠疫情反而成了中共的宣傳加速器,全世界都在其中苦苦纏鬥,對北京卻成了一個消化從俄羅斯吸取靈感製造假信息手段的完美機會。 

報告指出,其中一項重大行動旨在將冠狀病毒定位在美國的德特里克堡軍事基地,讓人們忘記冠狀病毒的中國起源。這一做法最初直接模仿了蘇聯克格勃1983年炮製的『感染行動』,指控美國向全球傳播艾滋病。法國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把北京的行動命名為『感染行動2.0』。 

第一階段持續大約一個月,時間:2020年2月(『環球時報』發表一篇相關文章)至2020年3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推指控美軍把病毒帶到武漢軍運會),該研究所的專家表示,面對新冠疫情,中共的信息戰包括三個層次:1,控制國內有關疫情的敘事;2,讓西方批評失去信用,凸顯中國的寬厚;3,詆毀對手。 

但報告指出,在信息戰中,中國與俄羅斯之間在互信上還存在着巨大的鴻溝,因此,雙方的差距仍然明顯存在,比如,中國「仍陶醉於對自身模式的盲目自信」,談自身遠遠超過俄羅斯談論自己,尤其是在網絡行動上,中國似乎還缺乏能夠融入更大範圍在更大規模信息戰的能力,北京的「俄羅斯化還沒有結束」。 

報告結論部分寫道:儘管中國投入的行動規模龐大,但獲得的結果卻好壞參半。在影響力方面,事實上「中國是它自己最大的敵人」。 

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俄羅斯的做法,擁有比俄羅斯優越得多的資源,但並不很有成效。北京在包括亞洲在內的海外影響力行動,都被其過度侵略的姿態和揮之不去的文化上的笨拙手段而大打折扣。 

許多民意調查的結果趨同:2021年中國形象明顯惡化,而北京在「絲綢之路」亦遭遇挫折。中共還沒有在誘惑與脅迫之間找到理想的平衡點。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